看着瞿秋白一步步走向刑场的背影,宋希濂立正站好,向自己敬爱的老师行了最后一个军礼。在行刑之前,瞿秋白提出了最后两个要求:一、不能跪着受刑,二、子弹不能打头。
瞿秋白还向在场的多人做了最后十分钟的演讲,并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宋希濂回忆里的瞿秋白就义前的最后一幕。
年,宋希濂被捕之后,抱着必死的态度,一直拒绝跟共产党的谈话,解放军给他拍入狱照,他也极其不配合地将头转向一边。但是却没想到共产党不计前嫌,并没有对宋希濂处以死刑,甚至还把他列为第一批的特赦人员中。
周总理还亲切地对宋希濂说:“学生犯错误,作为老师我也有一定的责任。”
后来宋希濂回忆说:“那个时候,虽然自己掌握着生杀大权,但绝对不是会轻易杀人的,瞿秋白的死,虽然是迫于蒋介石的命令,无奈之举,但我一直感到罪孽深重......”
宋希濂的一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他作为蒋介石曾经的得力干将和陈赓、周恩来又有着什么样的情谊?
命运就是这么的神奇,有缘的两个人终会再相遇。
陈赓和宋希濂就是这样认识的,年冬天,长沙的考场里并排坐着两个年轻人,一个湘乡县柳树埔人陈赓,是长沙岳云中学的。另一个是湘乡县溪口人宋希濂,是长沙长绍中学的。这两个人都是高材生,来参加考试的。
但是神奇的是,两人在夏天,回家乡过暑假的路上曾相遇过,宋希濂背着三十斤重的行李独自一人在路上走着,正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远处健步走来一名青年,这个人正是陈赓,攀谈之间得知彼此是老乡,于是结伴而行。
陈赓比宋希濂要高一些,也要年长三岁,所以一路上对宋希濂照顾不少,接过宋希濂的行李说道:“我当过一年兵,肩膀硬,我帮你挑着,就当顺便锻炼身体了。”那一次相遇之后两人并没有留下任何的联系方式。
但是没想到这次在长沙不谋而合,同时来参加孙中山先生派人举办的考试。这次孙中山先生派人来长沙,打算招收一批优秀学生去广州接受军事训练,两个人志气相投,又这么有缘分,感情不自觉就亲近了许多。
这次考试两人均被顺利录取,由于陈赓善于交际,又见过世面,所以在这批顺利录取的人中,很快就被推成了领队。宋希濂则对这位大哥更加佩服,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和陈赓商量。
后来两人辗转来到了广州,陈赓这人比较聪明,刚到广州就打听到孙中山先生打算建立一个新型的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于是带着宋希濂果断放弃了之前那个没有军官没有课程的不正规的讲武学堂,最后两人成功考入了这个新型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军校,从那以后两人就成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生,开始了同窗好友生涯。
两人一起共同学习革命思想,探索着革命的真理,无话不谈。在这里政治上的教育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军事上的紧张训练也让他们不断成长。这对于已经是共产党员的陈赓来说只是换个地方学习开拓自己的本领,而对于初出茅庐的宋希濂来说,这里却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在这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孙中华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廖党代表和蒋校长简直是我的偶像,在他们两个人的带领下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标一定会实现的对吧?”
对于宋希濂的这番话,陈赓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经过沉思之后才说道:“蒋校长和党代表确实是人才,但是光靠领袖是不够的。俄国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实现革命光靠革命的党和武装是不够的,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工农群众。”
对于陈赓的一番话宋希濂没有反驳,虽然他并没有很懂,但是对于陈赓这位哥哥的话,他历来选择无条件的相信。
黄埔军校是一所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创办的学校,因此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既有共产党员又有国民党员。
年,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对于国内外的形势做了第一次演讲,在那次演讲的会场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周恩来总理的观点鲜明,逻辑缜密,对于国内外的形势分析透彻。
不管是英俊潇洒的外貌,还是侃侃而谈的演讲内容,都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学员。此时站得有点靠后的宋希濂,迫切想听清,更想看清这位新任政治部主任的全貌,于是边听边往前挤,刚好遇上了在前方认真听讲的陈赓,两个人便靠在一起听得出神,到精彩部分立马开始鼓掌。
陈赓开心地对宋希濂说:“怎么样?周副主任也是栋梁之材吧!”
宋希濂连忙点头激动地说:“简直太是了!而且还是个帅气的栋梁之材!”
陈赓在黄埔军校中出类拔萃,深得学校领导的赏识,更是许多同学敬重的对象。陈赓非常活跃,各方面都很出众,能写能演,经常带领同学自编剧本,上演一个个的反封建话剧。
而宋希濂则比较内向,平时话也不多,但是一遇到自己这位喜欢的大哥,就像打开了话匣子般。对陈赓不仅仅是佩服,内心始终为有这样的挚友和同乡而感到自豪。
有一天,宋希濂正在路上走着,陈赓突然就出现在了宋希濂的面前,看到陈赓突然出现,宋希濂喜出望外,一把抱住陈赓的肩膀惊喜的说道:“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想我了吧老弟!”陈赓笑嘻嘻地对宋希濂说道。那天两个人整整交谈了两个小时。关于理想关于革命,关于国内外的局势,关于宋希濂是否愿意加入共产党。
陈赓问宋希濂愿不愿意共产党和他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宋希濂则开心地表示:“共产党有陈独秀和瞿秋白这样让人敬佩的领袖人物,又有周恩来这样优秀的后起之秀,栋梁之材,还有你这样的优秀人才,我宋希濂何乐而不为?”
陈赓给宋希濂解释说:“要加入一个革命组织,不能仅仅看这个组织中是否有自己钦佩的人才,要本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而入。”
对于陈赓的话,宋希濂并没有顾得上争执,立马就表示了同意,就这样在陈赓的介绍下,宋希濂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这样他们两个人从同乡到朋友、校友,又发展成了革命战友。
在黄埔军校生活了仅仅半年,由于国内形势动荡,陈赓、宋希濂等第一批黄埔军校的学员就拿起了枪杆,参与到了平定各路军阀的战争中。
平定完陈炯明叛乱后,两人很快就先后提升为了连长,陈赓对这位宋希濂老弟也很是关爱。自从上次见宋希濂对周恩来很是崇拜之后,就想着带这位小老弟去聆听一下周恩来的教诲。
一天,陈赓穿着笔挺的军装,约宋希濂进城见一个人,不管宋希濂如何反复询问,陈赓始终卖关子不告诉他,搞得神秘兮兮的。很快二人就来到了一个房间的门口。
推开房门后,宋希濂走进房间一眼就认出来此时屋里站着的竟然是周恩来!自己崇拜的人此刻竟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宋希濂反应很激动,立马收拢脚跟,站得笔直,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军礼,脱口而出:“报告周主任!”
周恩来亲切地和他们握手,请他们坐下。宋希濂看着周恩来房间的摆设,简单的完全不像是长官的住所。他之前也去过其他长官的家里,但从来没有见过像周恩来的住所一样,只有一张简单的书桌和一顶带有蚊帐的木板床,而且听说周恩来刚新婚不久。
此时宋希濂的目光又回到周恩来的脸上,浓眉大眼,英俊的脸庞始终带着和善的笑容,接着周恩来笑着对他说:“你的情况,陈赓已经跟我说过了,欢迎你加入共产党,现在我们不仅是师生,还是同志,大家就不要拘束了嘛。”
随后,周恩来便询问了他们在连队的情况之后,又问他们对现在国内的时局看法,就这样一下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在周恩来这里宋希濂受悟不少。出了周恩来的家门,宋希濂很开心,但还是假装责怪陈赓竟然没有提前告知。
陈赓则笑着说:“这样意外的相见方式,难道不是会更加的印象深刻吗?”
陈庚说得没错,几十年后,宋希濂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周恩来同志的场景,甚至细节都一清二楚。但无法弥补的是,在这之后陈赓和宋希濂从此走上来不同的道路。
在蒋介石策动打击共产党事件发生后,宋希濂曾非常动摇,自己身边都是国民党人员,而他和陈赓又因为军事繁忙许久没见面了,宋希濂非常的迷茫,写信给陈赓说:“现在的局势我无法辨别风向,该怎么办才好?”
但因为军事繁忙,两人相继调离广州,陈赓一直没有机会对他当面批评教育。后来宋希濂负伤后,收到蒋介石的亲笔信:“伤无大碍后,来南京见我。”从此宋希濂就成了国民党的一员。
但是他们的情谊,并没有因为走上不同的道路而产生隔阂。
年,此时陈赓为上海中央特科的一名特务,而宋希濂则是国民党的军官,陈赓不幸被国民党抓捕,当时作为黄埔军校的名将,著名的共产党员,陈赓被捕后立马引起了很大反响,各阶层进步人士纷纷对陈赓展开营救计划。
宋希濂得知后非常着急,立马召集了十几名黄埔军校的同学,共同在蒋介石面前为陈赓说情,以至于陈赓在监狱中过得相当自由,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刑罚,后来还成功被营救了出去。
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迎来了二次合作,宋希濂每次想到此时周恩来和陈赓都在西安,内心总会想要去看望一下,但是又怕自己擅自行动会生出乱子,多次望而止步。
没想到在他犹豫之间,陈赓竟主动登门拜访,一进门陈赓像老朋友一样对宋希濂说道:“我一来西安,周恩来副主席就让我来看你,这正合我意,所以不打招呼我就来了。”
这也正好合宋希濂的意,正想去看望周主任,刚好就当回访了,如果蒋介石问起来自己也有理由。
于是在和陈赓见完面,宋希濂就提出拜访一下周主任,在陈赓的安排下,这三个人又像十年前一样再次聚到了一起。
见到两人,周恩来风趣地说道:“十年前,你们都是我的学生,现在虽然都是师长,职位相当,派头却大不一样,真是小米加步枪与飞机加大跑,一土一洋。”
周恩来对于他们谆谆教诲,现在日本人虎视眈眈,既然你们再一次走到一起,这就是好兆头,希望你们发扬起黄埔精神,并肩作战,给日寇好看!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两人都立下赫赫战功,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成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做出了很大贡献。而解放战争之后,不同道路上的两个人,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年,宋希濂的军队被解放军打败,宋希濂被捕,陈赓得知后非常难过,为了挽救宋希濂,即使是军务在身,也毅然从云南赶回重庆来看他。告诉他好好接受改造,人生还很长,今后只要好好改造,依然可以为国做奉献。
年,陈赓成为了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当宋希濂拿到特赦通知书的时候,百感交集,更让他惊喜的是被特赦后,竟然还受到了周恩来的亲自接见,宋希濂一度以为自己在做梦。
来到周总理的办公室,宋希濂再次见到周主任羞愧难当,往事历历在目,自己走错了路,犯下的罪行又怎么有脸再见敬爱的周总理?
但是周总理接下来的话却让宋希濂感动不已。周总理说:“学生犯了错,老师也多少也有责任哩。”
宋希濂得到特赦后,陈赓还专门摆了一桌酒席,召集了很多黄埔军校的同学,大家阔别多年,又再次欢聚一堂,不禁唏嘘。
年,年仅53岁的陈赓逝世,得知此噩耗的宋希濂,悲痛万分,想起和这位大哥的种种经历,不禁泪流满面,撰文悼念。
年,宋希濂在美国工作期间,积极联系海外黄埔军校的同学们,共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的贡献。
后来陈赓的遗孀傅涯,赴美探亲,宋希濂得知消息后非常激动,召集了许多的黄埔好友为傅涯接风洗尘,交谈之间,对陈赓这位黄埔的将才更是赞叹有加。
傅涯离开美国的时候,陈赓昔日黄埔军校的校友,纷纷去机场送别,并塞钱给傅涯,希望代自己买鲜花送到八宝山祭奠亡友。
在那样一个革命年代,这些黄埔军校的学生,虽然因为革命而分开,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彼此之间的同学情谊却没有分开,陈赓和宋希濂就是最好的证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