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为革命长期埋头苦干历经艰辛三十年服务人民垂千古下联:教后代永远英勇奋斗无限忠诚一家人献身革命留典范
这是年赵瑛同志追悼会的挽联,李克农亲笔为妻子写下了:母仪典范的横幅。
身边少了那个最理解自己、最疼爱自己的人后,李克农这位昔日的特工 悲伤难抑,于第二年的2月在北京逝世。
李克农和赵瑛不同于那个年代很多短暂的革命夫妻,李克农一生只爱赵瑛一人,他们携手相伴44年,一路风雨兼程,在生死考验下都未有丝毫的动摇。
这也难怪在妻子走后不到一年,李克农上将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是寻妻子而去。
青春年华,相伴携手共赴余生
赵瑛,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巢县。当时还是清光绪年,崇尚的依旧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幸运的是赵瑛的父亲是商人,经常会接触新思潮,所以在赵瑛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坚持送女儿去上学,家里也有这个条件。
在14岁的时候,赵瑛考入了第二女子师范学院,是当时芜湖市 批考入女子师范学院的学生。年,19岁毕业的赵瑛和小自己一岁的李克农,在父母长辈的见证下,结为了夫妻。这一牵手就是44年的情缘。
李克农一家人年,结婚后的第三年,李克农参加了芜湖市的五四运动,李克农以其突出的能力和领导才能,被选为学生 ,在之后参与创办了民生中学。年,李克农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之路。
才女当家,是丈夫最坚强的后盾
在李克农将全部精力投入革命后,这个含有老少三代的大家庭就都压在了赵瑛的肩膀上。当时的李克农和赵瑛已经有了四个孩子。
带过孩子的应该有体会,带一个孩子都难,何况是带四个。而且在当时孝敬公婆也是儿媳的必要职责,就这样一个大家庭,全部都要赵瑛来忙前忙后。
然而毕竟是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女性,赵瑛用自己的才能将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公婆被照顾的特别舒心,在后来的岁月中,公公都称其为赵先生,对几个孩子的教育更是成为党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克农旧居在李克农参加革命之初,经费严重不足,赵瑛往往会拿出自己的陪嫁品卖了来支持丈夫的事业。赵瑛知道丈夫从事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她能做的就是默默的支持这个男人。所以在李克农的一生中,始终认为那个最理解自己、最疼爱自己的人就是赵瑛。
在李克农长期在外工作的情况下,赵瑛能将家庭照顾好,子女教育好,这不得不说是本事啊。有时也会想,赵瑛如果不是自困于家务之中,应该能在革命的历史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生死相依,革命路上你我同在
年,国民党下发通缉令,通缉中共安徽省芜湖市组织的负责人李克农,赏金高达5万块大洋。李克农提前得到消息从家里逃脱,但敌人很快打听到了李克农等人隐藏在裕溪口,准备纠集人手突袭抓捕。
赵瑛通过在警察局做顾问的单志伊,迅速的得到了这个情况。
情况紧急,此时赵瑛怀有4个月的身孕,又下着大雨,但心急如焚的赵瑛完全顾不上这些,冒着大雨赵瑛寻了一条小船迅速过江,然后在雨后泥泞的乡间土路上,跌跌撞撞一口气跑了4公里路,赶在敌人之前找到了藏身的李克农,得到消息的李克农立即组织转移。半个多小时以后,敌人赶到只能是扑了一个空。
在李克农逃走之后,赵瑛就去当地小学当了教员,用所挣的工资来维持家庭开支。
年,李克农按照周恩来的安排,和胡底、钱壮飞先后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处。为了更好的掩护身份,打消敌人的怀疑,李克农写信给赵瑛,希望她带着孩子来和自己一起生活。
心系丈夫的安全,赵瑛在和公公商议之后,便带着两个儿子赶到了上海,掩护李克农的地下工作。
当时李克农上司徐恩曾当时任国民党中统局局长的徐恩曾,是李克农的上司。徐恩曾这个人好色但惧内,就将其老婆和李克农一家安排在了同一楼层。
这样在自己外出沾花时有李克农打掩护,而李克农一家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箭双雕,即有利于自己外出偷情又打消了对李克农的怀疑。这就让赵瑛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的谨慎小心,心细的赵瑛从没出过任何差错。
年4月,中共特科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叛变,得到消息的李克农立即通知地下工作的同事们转移。然后李克农紧急赶往家中,想通知妻子和孩子。
但是当李克农赶到所在的胡同口时,看到家里已经被警察围起来了。知道为时已晚的李克农只能匆匆离开,只能希望妻子和孩子没有被抓到。
顾顺章逃出来的李克农,不断的打听当日的情况,在得知妻子和孩子没有被抓捕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原来赵瑛当天带着孩子去买菜,回来时看到有很多警察去自己所住得胡同,立即反应过来是李克农出事了,带着两个儿子隐没在人群中逃走了。
逃脱的赵瑛,没法打听丈夫消息,只能带着两个孩子流落在上海的街头,还要时刻躲避着搜捕的警察。此刻李克农也不断的派人,出去打探妻子和孩子的下落,然而命运多舛,这一找就是一个多月。
直到有一天,民生中学的校长也是地下党员的宫乔岩,在街上找到了憔悴不堪的赵瑛和两个瘦弱的孩子。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李克农这个潜伏在敌人心脏依旧面不改色的刚强汉子,激动地泪流满面。
一别六年,信件寄托相思之情
年8月,撤离上海的李克农听从组织安排要前往苏区。有了上次那危险异常的经历,李克农不愿妻子和孩子再冒险,就让赵瑛和孩子返回芜湖老家,并告诉她们,等自己的工作环境相对安全后,就接她们过来。
但是赵瑛和李克农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一别就是六年之久。
在这六年时间里,相互思念的两人,只能通过一封封的信件来表达彼此间的思念。李克农经常会在工作之余给妻子写信,有一次,李克农在信中写道: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思念家人之情是你们可以想象得到的。
赵瑛在接到信后也是泪流不止。
革命时期的李克农和赵瑛我们现在回顾当时那段历史,由于战争年代下特殊的环境,很多的革命战士都组成了新家庭。但是李克农却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爱着赵瑛和孩子们。用情至深,由此可见。
身在家乡的赵瑛,也坚定的守护着李克农的父母和孩子们。因为公婆年事渐长,公公也失去了工作,基本上家里所有的开支都压在了赵瑛身上。
赵瑛当教员每月有几十块的工资,经商的父亲也时常会给予些帮助,这样才堪堪维持住这个大家庭。
有一次刚上小学的李伦给父亲写信,李伦问妈妈怎么写,赵瑛说你想对爸爸说什么,你就写什么。然后李伦就在信里写道:别的同学都有铅笔、有本子,我没有。爸爸,我也想要有一支铅笔,一个本子。李克农在看到信后非常的难过,是自己没照顾好这个家。
儿女情长,终是可以相伴左右
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李克农作为中共代表,受组织安排前往南京开会。在路过芜湖时,时隔六年的李克农终于见到的自己的父母妻儿。然而任务在身,不能久留,匆匆的见一面后,李克农就赶往了南京。
第二次见面已是12月了,因为日本军队攻陷了南京,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不得不紧急撤退。
李克农和叶剑英开着一辆旧吉普,再一次回到的家中。这次李克农的父亲看到李克农是开车回来的,就把李克农悄悄的拉到一边说:你这有钱了,给家里留点,赵瑛挣钱很辛苦。李克农听后很为难,说这些也都是组织的,我也没钱。
李克农上将这时听到他们说话的叶剑英,立即把自己的津贴几十元塞到了李克农的手里,让他交给赵瑛。赵瑛看到后,坚决不收,说到:我知道你要是有钱了,肯定一早就寄回家里了,你们用钱的地方多,这钱我不能收,家里的生活,你放心,我能照顾好的。
赵瑛对丈夫李克农无怨无悔的支持,让旁边的叶剑英感动不已,也让李克农再一次热泪盈眶。
年5月,由组织安排李宁、李治和李力姐弟三人前往延安学习,由周恩来的副官龙飞虎亲自护送。而赵瑛和公公婆婆以及李冰、李伦一起来到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与李克农会合,从此两人结束了长期的离别之苦。
在往后的岁月中,赵瑛跟随着李克农,在武汉、重庆、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在照顾李克农的生活之余,也积极的参加党的相关工作。
相伴44载,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全国解放后,李克农重担在身,担任着党、政、军几个部门的重要领导。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办,常常要办公到很晚,赵瑛都会陪在身旁,会帮忙处理文件和资料。
年8月,李克农的父亲李哲卿病故。而此时李克农正在朝鲜战场担任停战谈判代表团党委书记。
毛泽东便派伍修权将军去代替李克农,然而伤心之余的李克农却拒绝了这个提议。他以临阵不换将为由坚持要工作到底。
周恩来夫妇和李克农夫妇赵瑛在处理完公公的后事后,担心李克农伤心过度会累垮身体,就赶往朝鲜看望李克农。就这样,经过多轮的谈判, 终于是取得了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的伟大胜利。
从朝鲜回来后,李克农的身体变得更加脆弱。因为心脏病家肺气肿,李克农常常寝食难安,而此时的赵瑛一步不离的陪在李克农身边,昼夜照顾。
年10月,李克农在办公时突然摔倒,医院后,情况非常不好,几个儿女也被叫回来,日夜轮流的照顾着父亲。赵瑛也不顾自己多病的身体,医院来陪着李克农。在赵瑛和儿女的照料下,李克农奇迹般的挺过了这次难关。
痊愈后的李克农笑着对妻子说:肯定是死神都被你感动了,让我回来再陪着你。
然而死神没收留李克农,却在年带走了赵瑛。年1月6日,赵瑛因为患胆癌治疗无效离世。1月9日举办追悼会,周恩来、刘少奇等余人出席。
赵瑛追悼会上的挽联如下:上联:为革命长期埋头苦干历经艰辛三十年服务人民垂千古下联:教后代永远英勇奋斗无限忠诚一家人献身革命留典范李克农也亲笔为妻子写下:母仪典范的四字横幅。
母仪典范,子女个个成才
赵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以前,李克农不在的时候,母亲赵瑛白天去学校教书育人,晚上放学后做家务。吃完饭后一边辅导着孩子们的学习,一边为儿女们缝补衣服、做鞋子。孩子们都睡觉后,深夜的灯下赵瑛还在给学生批改作业。
五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导,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赵瑛几个孩子的成就:
长女李宁,中央党校教授;次女李冰,中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长子李治,中办局级领导;次子李力,总参通信部副部长;三子李伦,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
李克农也因此对妻子身怀感激。在年小儿子李伦的婚礼上,李克农发表讲话,讲着讲着李克农就热泪盈眶。他饱含泪光的看着妻子说到:我对不起赵瑛同志,这些孩子都是她一个人带大的,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听到丈夫的话,这么多年饱受苦难的赵瑛也默默的湿了眼眶。
情难自禁,我们再次携手相伴
赵瑛去世后,女儿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才发现母亲的很多衣服都是缝缝补补后继续穿的。当时李克农已经是中央高级领导了,赵瑛的级别也很高。但是他们的生活却非常朴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国家正是大力发展的时候,能省则省,以前那么困难都过来了,现在都习惯了。
因为李克农兼着外交部的工作,一共有两套西装,两双皮鞋,每次出席外交场合时都会穿的整整齐齐。但是在平时工作的时候,就穿的很朴素,衣服上还有赵瑛打的补丁。更不用说赵瑛自己,比李克农还要朴素。
在赵瑛还在的时候,李克农的生活完全由赵瑛照顾着,每天要吃什么,吃多少,哪些东西不能吃,什么时候该吃药等等,很多的琐事都是赵瑛在安排。
生活简朴的两人这下赵瑛去世后,李克农的生活感觉完全乱了,幸好几个孩子们能轮流陪在他身边,但李克农还是无法停止想念赵瑛。
子女们看着父亲日益消瘦的身体,就想着将母亲的遗物和用具搬到其他地方去,这样父亲也不容易睹物思人,少些想念。但是被李克农严厉的拒绝了,还骂孩子们瞎搞。就这样,家里的一切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只是家里少了一个人,墙上多了一幅遗像。李克农常常盯着遗像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
李克农对赵瑛的思念之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反而日益加重,再加上身体越来越差,李克农希望能对妻子做些什么。他给中央写了报告:
我现在的身体已经无法完成一线工作了,我希望能担任上海特科的遗留工作,特科里有些遗留的事,一些老人,一些遗嘱都没有人管理,别人也不了解情况
邓小平同意了李克农的申请,就这样李克农前往了他和赵瑛曾经居住过的上海。到了上海,李克农在上海市调查部和公安局的协助下,查询历史档案,走访烈士家属,将曾经在隐蔽战线上为国家做出贡献色老同志们一一安排妥当。
在八宝山的李克农和赵瑛他在给邓小平的信中写道:
使过去在战争中的无名英雄死有所安,老有所归,幼有所扶,鳏寡孤独有所依靠。
李克农还说这也是妻子的愿望。
在忙完这些工作后,身体再也撑不住的李克农于年2月在北京病逝。与赵瑛逝世只隔了一年。死后李克农和赵瑛夫妇的墓碑并立在北京八宝山的革命公墓中,他们再次携手相伴着彼此。
谨以此文纪念向李克农、赵瑛这对伟大的夫妻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