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经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意见》,开展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
经各地申报、专家评估、实地考察、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了17个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
各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地区,要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及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各项举措,建成浙江非遗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示范引领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加强指导和检查,开展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评估,在年建成10个左右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这些地区分别有什么特色和亮点?它们为何能成为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地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杭州市拱墅区拥有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2项,其中,人类非遗1项,国家级2项,省级10项,市级20项。杭州市拱墅区已修复了小河直街、桥西直街、大兜路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依托运河沿岸老工业厂房、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存,建成五大博物馆,在运河沿岸布局38家非遗保护基地。
大运河余杭段周边文化遗产丰富,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国家级名录项目6项,省级名录项目23项。
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钱塘江诗路,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富阳是钱塘江诗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全长68公里的富春江,横贯富阳境内有52公里,山青水秀,景色绮丽。
严州文化是钱塘江诗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德拥有近年的置县史和近年的州府史,千百年来,天下英雄豪杰汇聚建德,诗人骚客云集严州,留下了诗词多首,梅城被评为首批浙江省诗词之乡。
桐庐是浙西“唐诗之路”的核心地带,也是钱塘江诗路文化的代表性区域。桐庐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现有桐庐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桐君中药文化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项,县级非遗项。
钱塘潮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杭州市萧山区是浙江三条诗路的交汇点:既为钱塘江诗路的重要节点,又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还是大运河诗路的重要区域;同时还处于十个区域文化高地之一“钱江涌潮壮怀地”的中心区域。在创建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杭州市萧山区非遗资源丰富,现共有各级非遗项目项,包括国家级3项;各级非遗传承人名,包括国家级3名;各级非遗基地44个;各级非遗景区(民俗文化村)4个。
中医药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宁波扼中国南北水路之要冲,本地知名商号“同仁堂”等由浙东大运河北上,在北京、杭州等地开设药行分号。
中医药项目是宁波市海曙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大特色。现有中医药类非遗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市级5项、区级5项,项目涵盖中医、中药、中医药民俗节庆、中药种植等范畴。
雪窦山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宁波市奉化区有一座山,中国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山;一个镇,民国第一古镇溪口镇;一道湾,美丽的蓝色海湾宁波湾;一个村,全球生态佳滕头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其拥有国家级非遗有3项,省级非遗8项;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7个;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方面,拥有中国传统村落8个、省级传统村落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和省级历史街区1个。
瓯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千年东瓯国,诗画白鹿城。山水斗城文化孕育了温州市鹿城区的尚商传统,瓯江之水滋养了鹿城的温润特质。
温州市鹿城区在传统文化浸润下发展出南戏文化、山水诗词文化、航标文化、刺绣文化等,这些造就了鹿城传统瓯越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成为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传承内核。
桑蚕丝织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德清)
德清位于杭嘉湖平原,具有得天独厚的栽桑养蚕的自然人文条件,23.8公里长的大运河穿境而过,是承载蚕桑文化的重要水脉。
清代全县境内无地不桑、无人不蚕、蚕事普兴。目前全县拥有蚕桑相关的非遗各级名录项目17项,包括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扫蚕花地),省级非遗项目(蚕桑生产习俗、新市蚕花庙会等)。
江南水乡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嘉善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0多年的“大往圩”史前文化遗址,也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文化遗产资源。
截至年6月,全县共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项目39个,县级非遗项目个。各级非遗传承人68名。
桑蚕丝织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桐乡)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是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生态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传承区域。
桐乡是人类非遗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社区和保护责任地,境内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历史达多年,桑园总面积10万亩,蚕茧产量吨,是目前全省桑园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级市。至今仍保留着含山轧蚕花、乌镇香市、桑基圩田等一大批传统习俗和地域风貌。
孝德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上虞得名于男二十四孝之首“虞舜”,母亲河曹娥江因孝女曹娥“投江寻父”得名,是“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孝文化节”和八次民间祭舜活动,将“孝德”作为城市主体文化打造。
绍兴市上虞区共公布六批非遗名录合计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市级45项。区内文物遗址众多,国保5处、省保12处。
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嵊州是中国越剧的诞生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越剧之家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以及市级文物保护点处。这些都为越剧的诞生、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目前,嵊州越剧文化遗存有多处。其中尚存古戏台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的2处,省级文保单位的3处,市级文保单位13处,市级文保点33座。
传统民居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东阳素有“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美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世界木雕之都。近年来,东阳围绕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全面振兴民居营造技艺、木雕、竹编、砖雕、石雕等非遗项目。
东阳建有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木雕博物馆等知名引领性平台;木雕城、木雕小镇、花园红木小镇、卢宅历史文化街区等产业发展平台。由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东阳木雕等催生的中式建筑、木雕红木产业已成为东阳代表性的国家级产业。
立春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衢州市柯城区节气文化形态多样,其中以九华立春祭最具代表。二十四节气(九华立春祭)列入人类非遗后,当地与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联手举办九华立春祭系列活动,成立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相关学术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立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一年一度的九华立春祭活动是衢州市柯城区最盛大的民俗活动。每年立春日,位于九华乡妙源村的梧桐祖殿都要举行祭祀春神、鞭春牛、迎春接福等隆重古老的“立春祭”仪式。
普陀山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以“海天佛国”“南海圣境”闻名于世。千年的佛教(观音)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普陀山佛教文化(观音文化)生态区。
目前,普陀山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其中“观音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0个39处。
和合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天台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年,中国民协授予台州市“中国和合文化之乡”、授予天台县“中国和合文化传承基地”称号。
“天台山和合文化”被列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通过实施和合文化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在加拿大成立“和合文化研究会”,在迪拜、东京等地成立和合文化海外驿站,一批海内外人士受聘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海外传播大使。
龙泉青瓷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龙泉因剑得名,凭瓷生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先进市、中国青瓷之都、宝剑之邦、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和浙西南革命重要根据地。
在非遗方面,龙泉拥有人类非遗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丽水市级以上非遗项目45项。其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年入选人类非遗,是迄今为止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在文物方面,龙泉有国保单位3处,市保以上88处个点。
田园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松阳农耕文明形态保留完整,依然保留着鲜活的传统农耕、集市贸易和民俗节庆活动。县内还有余家中草药铺及众多中医世家,对当地康养文化影响深远。
下一步,松阳将抓好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计划通过2年的努力和探索,基本形成“一心两区四片”保护格局,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产业发展融合、推进文旅有序融合。
原标题:《17个!浙江公布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