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发展 >> 正文 >> 正文

清末一尼姑还俗,经历两段婚姻,生下一子赫

来源:溪口 时间:2023/3/4

在台湾省的沙巴兰山上,修有一座慈恩塔,此塔为中国宝塔式建筑。建造之初,所有材料均利用船运过月潭水面,再用流笼送上山,工程十分艰难。登塔远眺,日月潭风景尽收眼底。沙巴兰山海拔米,此塔高46米,塔尖正好是海拔米高度。这座塔的修建跟清末一名尼姑有关,提起她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是提起她的儿子,那可谓家喻户晓。

家境殷实,中道崩落

同治二年八月,浙江省嵊县葛竹村的一户姓王的富商家里,出生了一位千金小姐,王小姐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富商,学识渊博,他给小姐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王采玉。

王采玉从小生活在这样殷实富足,知书达理的人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得以快乐地成长。可是天不遂人愿,在她19岁这一年,王家突遭变故。

先是王采玉的父亲王有则突发疾病,轰然离世,王家的生意从此一落千丈,随后,因王采玉的弟弟嗜赌成性,直接导致王家倾家荡产。

家道中落,举步维艰,王母迫不得已,将王采玉下嫁给当地一户姓竺的人家。起初,王采玉和丈夫相处地还算和谐,她凭借自己一双巧手做些针线维持生计,可是竺某性情暴躁,常常因小事发脾气,夫妻感情渐渐失和,王采玉只能每天在哀伤自叹中度日。

一年以后,王采玉生了个儿子,夫妻关系有所缓和,可是,孩子生下数月以后便突发急症,还没来得及救治就夭折了,这件事给了王采玉沉重的打击。

然而,不幸的事接踵而至,这年秋天,当地突发瘟疫(霍乱),因此死了不少人,王采玉的丈夫竺某也在这次疫情中死去了。

王采玉不到22岁就子夭夫亡,年轻居孀,因此招来了乡里之间的风言风语。“克夫克子,不祥之物”,这些话让她每天都在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刺激。

王采玉感念生活艰难,遂产生遁入空门的想法,之后在王母的应允下,她去了葛竹附近的金竹庵出家为尼。

生命出现转机,改嫁钟情之人,生下总统

光绪十二年,这一天,浙江奉化溪口镇玉泰盐铺的当家人蒋肇聪,在其伙计王贤东的带领下出门游玩。蒋肇聪的夫人在其四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此以后他变得郁郁寡欢,身为店铺十几年的老伙计为了开导这位东家,执意邀请他出来散散步。

二人恰好路过金竹庵,在王贤东的再三劝说下,蒋肇东进庵拜佛,品茶休憩,因此结识了王采玉。其实王贤东本是王采玉的堂兄,他为人忠厚老实,却聪明干练。眼见两个人都是天下可怜之人,一个年少美貌却丧夫独居,一个家境殷实却因丧偶而郁郁不乐,若将二人撮合,自己也是做了一件美事。

蒋先生跟带发修行的王采玉攀谈后发现,其为人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王采玉也觉得蒋先生沉稳,值得信任,两个苦命人逐渐熟念起来,之后经常来往,并在这一年,组建了家庭。两人都经历丧偶之痛,惺惺相惜,尽管他们之间相差22岁。

后来,王采玉在蒋家盐铺为蒋肇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蒋介石。

对于蒋介石的教育问题,王采玉可谓操碎了心,她亲自教导功课,少年的蒋介石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范。

蒋介石长大以后,王采玉更是自筹学费,送他去日本读书,而就在日本留学期间,蒋介石结识了陈其美,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蒋介石一路通过南征北战,成为国民领袖,年,在其最最意气风发的时候,王采玉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享年58岁。

蒋母出殡之时,孙中山特派陈果夫为代表参祭,国民党内的许多要人均赶来参加。孙中山亲撰的祭文,由陈果夫代读。孙中山还亲自为蒋母墓题写了墓碑:“民国十年,蒋母之墓,孙文题”。

蒋介石晚年思念母亲

王采玉是一位非常合格的母亲,虽然是旧社会苦命的女人,半生曲折,可自己的儿子成了闻名天下的大总统,对于王采玉而言,也算是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蒋介石与母亲感情非常深厚,年,蒋介石政治地位逐渐升高,蒋母的墓地也逐渐扩建。为纪念母亲60岁冥寿,蒋介石在其墓地附近修建一座新式洋房,命名“慈庵”。

蒋介石经常回到老家祭奠母亲,每次回来都要在慈庵住上几天,好好陪陪母亲。年因政治动荡蒋介石下野,他便回到溪口老家,以坟庄为居。

年蒋介石去了台湾以后,更是对祖国大陆和奉化老家日夜深思。

在蒋介石晚年期间,他在日记中经常透露自己希望能过再次回到溪口亲自祭奠母亲的愿望。

文章开头提到的台湾慈恩寺,便是蒋介石为了纪念母亲,亲自督促建造的。慈恩塔入口大门处之“慈恩塔”匾额为蒋公亲题,塔内有一口巨大的镇塔铜钟,该塔建成后即悬挂至今。蒋母王太夫人灵位则奉于塔前之宫殿式建筑,而塔所在的山顶,空地与草坪广大,并种了梅、柏等花木,还有石桌、石椅供游人小憩。

蒋公遗棺至今没有下葬,仍停留在台湾桃园县大溪镇慈湖,他生前留下遗言,希望自己能够葬回祖国大陆。至于下葬地点,他选出两个,一个是南京中山陵,他希望能陪同孙中山先生继革命之路而远行,还有一个就是奉化老家蒋母墓旁,他同样希望自己能死后尽孝,永远陪在母亲身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