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同山
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山,和谐共处自古延绵不绝。年12月6日,风光旖旎玉女峰前举办“三教泰斗武夷论茶”,为三教同山增添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那天,玉女峰前暖阳彤照,人影憧憧,共同聆听儒释道三教泰斗——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教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缘聚武夷”纵论“茶和天下”的真意。儒教提倡“以和为贵”,佛教主张“心即是佛”,道家崇尚“天人合一”,“和”是儒释道三教共同追求的崇高思想境界。像这样三教泰斗人物聚首名山品茗论道,在全国尚属首次。
武夷山宗教源头应从最早生活于此的闽越人开始,因处崇山峻岭之缘,为中国神仙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
以历史的眼光看,武夷山闽越文化虽然具有融会外来文化的特质,但缺乏其时中原自唐尧、虞舜、夏禹到商汤而至周代融集而成的文化学术思想精神,其缺乏外在影响力的地形,决定某种自我封闭的思想方式,使这一文化更多地停留在原始图腾的巫祝文化中。《史记》所载越巫影响过汉武帝的鸡卜(越巫的一种古老占卜法)在今日福建道教的闾山派中亦已难寻其迹。西汉元封元年(前年),武帝派兵剿灭了割据一方的闽越国,并“诏军吏尽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闽越)地遂虚”(《史记·东越列传》)。10年后,武帝大封天下名山大川,将武夷山列入他的封禅之册。遣特使以干(乾)鱼祭祀武夷君于今幔亭峰汉祀坛。武夷山就此远离政治红尘,以“海外仙山”特立于中国文化之林。
正因为武夷山再无问鼎中原的可能,加之地理上多山地形,政治上的“山高皇帝远”和闽越人骁勇好斗,一直为中央政权难以驾驭的蛮夷之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东晋和北宋末年的两次中原下层人民往闽地的大迁徙,随着民族的融合,以及南宋政治的南渡,武夷山完成了与中央政权的彻底融合。重要的是完成这种融合的时间历时一千多年之久,这为众多政治上失意的士人转而求仙问道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避风港,使武夷山的神仙道文化日趋成熟。其后中原政治的不断失利,亦使往来于“江湖”(江西和湖南)的南宗禅逐渐渗入武夷山。例如,西晋时,张淡(人曰张仙)坐化武夷,留尸身不朽至清末尚完好于大王峰张仙洞,乡人称之为仙蜕。其后修道武夷有灵异者大有人在,怪乎道书有云,“天台注名,武夷换骨”是也。唐时,佛教禅宗之洪洲宗主马祖道一经武夷山闽北第一口“佛岭头”(即佛迹岭,今之红岭)传入七闽地(今闽北),遂使福建禅化大行。
到南宋初,满心学以致用的理学一代传人游酢、杨时等皆退居武夷修书讲学。由此,武夷山三教文化同山的格局终于完成。内丹派南宗五祖武夷翁白玉蟾乘时建立了以“靖”命名的道团组织,并得到中央政权的认可,遍行天下。武夷山道士敷衍宋宗室是“武夷仙灵瑞世降为人主”。亦使武夷宫(即冲佑观)之建设成历史最大规模,时被称之为天下六大名构之一,武夷山道教文化达到鼎盛期。唐末五代中武夷山籍僧人藻光和尚为闽王师,后列入《古佛录》,世称“辟支古佛”“扣冰古佛”。作为武夷山籍的惟一被载入佛典而尊为古佛的僧人,每年一度的祭祀扣冰佛的蜡烛庙会影响至今。最重要的是自唐以来三教合一的局面已经打开,到了南宋,儒、释、道三家的学习与交流蔚然成风,这一时期临济宗法师遍布七闽大地,甚至到临济传十四世的祖鉴禅师至武夷后被认为是扣冰之转世显圣。
元以后,武夷山南宗道首金志扬(人称金篷头)依附于朝廷所认可的全真道以继续其生存,后因道教的俗化,道教走向全面衰退。尽管明代朝廷对武夷山道教有所重视,但已无法阻挡武夷山道教的俗化局面。事实上当时整个福建都成了滋生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的重要据点之一。而闽北以禅宗为主的民间宗教亦悄然无息,到了清代,在武夷山慧苑禅寺修行的铁华上人,都城一游名动京师,使禅宗又渐显于武夷山。至清末,福州鼓山涌泉寺因出数位高僧大德而使福建在近代的中国佛界影响巨大,涌泉寺德容大和尚晚年至武夷山,于天心永乐禅寺扩大建寺规模,武夷山禅宗大兴。
武夷山道教文化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有许多神话传说。相传唐尧时代,彭祖率两个儿子来到武夷山定居,创道教炼养文化之先河。武夷君是武夷山先古文化的代表人物,汉代司马迁《史记》里记载汉武帝令祠官“祀武夷君,用干(乾)鱼”。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全国的道教名山概括为三十六洞天,武夷山为“升真玄化洞天”;宋代道教经书总集《大宋天宫宝藏》,把武夷山定为道教第十六洞天。可见武夷山在道教文化传播中的地位。
武夷山最大道院宫观是武夷宫,坐落在大王峰南麓,紧邻九曲溪。据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至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初建时筑屋于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年),唐元宗李璟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后来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惜花费重金,多次修葺、扩建这座宫殿,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年)改名“冲佑观”。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理学家朱熹等都主管过冲佑观。元泰定五年(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
武夷山道教最具代表性人物当属南宋时期白玉蟾。据白玉蟾《武夷集》以及《武夷山志》等书记载,魏晋以来,先后有娄师钟、薛邴等著名道士来此隐居,留下众多修炼遗迹,如换骨岩、仙迹岩、仙浴潭等,可谓“崖崖壑壑竞仙姿”。于是一座座宫观矗立而起,其中最有名的有武夷宫、止止庵、桃源观等。
自古名山僧占多。佛教至唐武德元年便传到武夷山,僧人在武夷山茶洞接笋峰下创建“石堂寺”,是武夷山最早的寺院。自此武夷山佛教盛行,寺庙渐多,仅唐天宝至后晋天福年间兴建的寺庙就达20多座。唐初原是扬道抑佛,皇权鞭长莫及的武夷山,佛教文化逆势潜滋暗长,寺庙遍地开花,孕育了以扣冰古佛为代表的一批高僧。南宋时期,武夷山高僧迭出,仅被记载在佛教名籍《五灯会元》中就有近10名。清代,武夷山佛教大复兴,在景区碧石岩、虎啸岩、慧苑、竹窠、弥陀岩、天心岩扩建了佛寺,聚集了一批颇有造诣的高僧。清初居武夷山50余年的铁华上人杖锡京师,传播佛法,声振朝野,确立了武夷山作为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的地位。清光绪年间,扩建后的名刹永乐禅寺,僧众近人,佛法大兴。
南朝梁陈间,编撰有《玉篇》的著名学者顾野王研学于武夷。
南宋时期,武夷山成为中国南方文化中心。一时间名儒荟萃、高僧云集、羽士毕至,儒释道三教互融共存、相得益彰,三教名山自此确立,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武夷山以“闽邦邹鲁”著称于世,自古为文人雅士所憧憬。南宋时期,被称作后孔子的一代理学巨儒朱熹在武夷山结庐讲学,倡道东南近半个世纪,他继承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把当时的武夷山推到了“执全国学术之牛耳”的文化巅峰,从而确立了武夷山儒教的文化地位。元、明、清时期,以熊禾、王阳明、李光地为代表的理学大师都先后来到武夷山讲学、游览、寻访先贤遗迹,留下诸多著述、诗词、题刻。
宋儒的心性学说,正是与道禅合流的过程中结合出来的。朱熹作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在武夷山三教文化皆兴之际,通过融会道禅文化,成就其朱子理学。当时,在五夫的理学家们,与五夫开善寺宗杲、道谦禅师亲密往来,朱子19岁赶考时,只带一本《大慧语录》进京赶考的事例,正是理学家与禅宗大师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
武夷山自然山水的形成与中国建筑的风水学有某种契合。缘于天然屏障,加之交通不便,远离中原文明中心区域,美丽的山水,丰饶的物产,使武夷山自古以来成为道家隐士避世之所,成为历代避难贵族和失意文人逃世的一个世外桃源,那些大大小小、未经开发的奇峰峻岭充满神奇和诱惑,使武夷山成为道隐文化孕育之地。悠久的人文绽放出武夷山的第一朵奇葩——武夷洞天仙府。
从武夷仙府外的馆驿(公馆村)出发,遥望武夷洞天的门户,可见狮子峰、天柱峰(大王峰)成犄角之势威然挺立,敞开武夷仙府之门,进入九曲溪,溪口处晴川渚,正是天门外的第一道门坎,抬头正门处是凌霄峰,若天府的牌匾高高悬挂,里面有道家神仙的武夷凌霄宝殿。过晴川不远,石门敞开,一曲溪水一平如镜,这就是道家的洞天门。左侧儒巾石,右侧兜鍪(武士的头盔)峰。铁板嶂向左靠,勒马岩踞右,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各路文武神仙侍立两侧,随时等候玉帝的召见。玉女峰开门见山,俨然是天门内的一座影壁。进得府内,可觐见九五之尊的玉帝(五曲文峰又名玉皇大天尊)。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道家隐士们藉武夷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景命名一部山水篇章,开启了武夷审美的妙界。武夷山水有丘壑深邃之妙;画家可感受笔墨淋漓之妙;道人隐士将武夷山水了然于胸,感受景象变幻之妙、位置自如之妙。
流连武夷近50载的朱熹老夫子,在武夷山水间留下的摩崖石刻中有3幅不可不提。一是刻于四曲的“小九曲”;二是刻于六曲城高岩的“逝者如斯”;三是刻于神仙楼阁岩的“天心明月”。“小九曲”含意正如李光地诗中所述“探源莫惮九折深”,形容人生道路曲折艰难,但不应畏惧。四曲的位置正好在后学们寻访朱熹遗风的必经之路——平林渡口(过去游武夷走水路,访朱熹从此渡口上岸,达朱熹精舍紫阳书院),这里可以看作人生的学习刚开始起步。“逝者如斯”是朱熹文章的中心部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论语》的中心思想。一切终似流水不复返。山仍在,水仍流,城高岩已成为“响声岩”,不知大家是否听到这希声大音?这就是朱熹秉承孔子精神所著的人性哲学。朱熹将“逝者如斯”刻在六曲,“六”在卦变中是代表变化即将完成的时刻,代表一个事物即将遁逝。“逝者如斯”按印款的方式布章,对文字训诂精通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字起头来读,其中包涵了儒、释、道三家的道理。“天心明月”刻在“神仙楼阁岩”其意甚明,即指朱子追求的圣人之境。理学以“月印万川”来形象的表述那个“理一分殊”的至高无上的道。朱熹从禅理“天心、明月”中汲取养料,用“月印万川”来阐述“理一分殊”的“一理摄万理”。
佛教禅宗文化在武夷山留下了烙印,最有代表性当数九曲溪的“五曲幼溪津”摩崖石刻。其“幼”是没有出头的,这个迷津就是一个“无头案”,武夷禅宗文化的奥妙,就在幼溪陈省结庐“云窝”的“白云深处”。陈省结庐武夷13载,精心设计了数十幅摩崖,有“云桥”“云路”“云关”“生云”“卧云”“看云”等。有一幅摩崖这样写道:“云窝居径,叔圭隐居之处著,通鉴详节”。陈省在“逝者如斯”的摩崖旁,恭敬的刻着“空谷传声”四字,又在石沼青莲亭旁刻上“虚堂习听”和“石沼青莲”,这三幅摩崖是联系在一起的。陈省以儒家学者的身份在景仰先贤朱熹的“武夷大音”基础上,虚堂习听,认真地在武夷的石沼处种下这一朵佛教禅宗的文化奇葩。如果读懂这一系列的“云”,告诉人们禅宗正是透过语言文字而直指人心。这帧摩崖石刻,兴许就是找到开启禅宗“无门关”钥匙的关键?旁边是陈省留下的茶房所在,假如开悟了个中三味,就请你“吃茶去”吧!
难以一言蔽之武夷山道文化之妙。武夷山洞天仙府,非经一雕一凿,全部通过以地名为载体来建构这一规模庞大的洞天仙府之艰难。其历时之久也是可以想见的。武夷天游峰顶有清代道光年间徐庆超书写的巨幅摩崖“第一山”。许多人不解其意,其实天下名山大川多有“第一山”这样的摩刻,问题是指什么含意上的第一山。徐庆超除在天游峰顶上有“第一山”这样的摩崖外,另有两幅一模一样的阳刻的“寿”字摩崖,分别刻在桃源洞天的寿桃石上和北廊岩壁上(泛舟九曲溪上,观之北廊岩,其整体外形酷似一个大蟠桃)。这说明徐庆超已经看到了建构在自然山水间的武夷洞天仙府。故而书之“第一山”,赞武夷洞天仙府第一山。
扣冰古佛又称扣冰辟支老佛、扣冰藻光古佛、辟支佛,俗姓翁,名藻光,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吴屯乡翁屯水东人,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年)。13岁出家为僧,先后拜谒雪峰义存、鹅湖大义禅师。广明元年(年)住锡于武夷山市吴屯乡瑞岩,创设瑞岩寺,徒众云集。这时扣冰方届中年,弘扬佛法,瑞岩道场声名远播,“近而江浙两广,远而荆楚陕川,无不闻其高风,造庵拜谒,至于高僧行者,悉皆杖锡叩钵,愿求参悟。一时瑞岩道场遂与天台、曹溪并峙千古。”(《扣冰古佛全传》)。
扣冰古佛一生多次芒鞋羁旅云游修行,在《建州弘释录》及历代编修的《崇安县新志》《武夷山志》《闽都别记》等书中都有记载,福州鼓山涌泉寺《经板目录序》中亦有行旅痕迹。其影响已超越武夷山水,遍及闽北与福州等地,位居全国名僧“六祖下五世”之列。
他提倡“刻苦修行”,夏天穿棉衣,冬天扣冰沐浴,被世人称为扣冰古佛。扣冰古佛在世时,民间传说他能够驱邪镇妖、祈福禳灾。唐天成3年(年),闽王王延钧礼聘扣冰古佛至福州,坐禅讲经并成为王者之师,他“屡劝王以百姓为念,勿多杀”,十日后坐化于鼓山。他去世后,被闽王谥为“妙觉通圣大师”。由于闽王的影响,扣冰古佛迅速升华为闽籍香火最盛的菩萨之一。南宋时期,扣冰古佛受到朝廷多次敕封,绍兴六年(年)封为“慈济大师”,乾道元年(年)封为“法威慈济妙应大师”,淳熙十一年(年)封为“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宝佑元年(年)加封为“灵感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奉祀扣冰古佛的寺庙,也逐渐遍布于武夷山市各地,邻县的建阳、浦城与邻省江西也有不少扣冰古佛庙,峨嵋等佛教圣山至今都供奉着他的塑像。
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隐逸武夷山,住持止止庵炼丹传道,武夷山成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止止庵也成为道教南宗祖庭。白玉蟾把唐末五代初即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的武夷山,从羽化登仙秘境,提升到修炼著述、授徒传道、创立内丹学说的道家文化大道场。
白玉蟾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闽清,其祖父葛有兴任琼州(今海南琼口)司训,其父葛振兴随同前往,生长庚于琼州,时年为南宋绍熙甲寅(年)。父亡母改嫁雷州白氏,葛长庚改姓白。
白玉蟾成年后弃家外出,云游四方,以福建武夷山为中心,足迹遍涉江西、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广西、江苏等地。他的主要学说内丹修炼和宗派创立,都是在武夷山完成的。
止止庵位于武夷山景区九曲溪一曲溪畔大王峰下,前有水光潋滟,虎啸高耸,左右荫翳蔽日,被称为“不深而幽,不高而敞”的仙家胜地。是古人乘竹筏畅游九曲和入山门观玉女峰、登天游的第一站,历来被视为“重洗仙颜”之处。传说上古时代,皇太姥看中这处峰岩环抱的山间谷地结庐修道。之后,武夷十三仙中张湛和女仙鱼道超、鱼道远择此修炼。晋代娄师钟,唐代薛邴,北宋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等神仙道士也循迹而至,历练道法。南宋庆元三年,武夷山士人詹琰夫邀请白玉蟾住持止止庵,命名山后谷地为“止止壶天”。白玉蟾在此修真养元,以止止为符号,记录壶天岁月,还写下历史文献《止止庵记》,其语:
云寒玉洞,烟锁琼林。紫桧封丹,清泉浣玉。铁笛一声,群仙交集。螺杯三饮,步虚冷冷。青草青,百鸟吟。
亦可棋,亦可琴。有酒可对景,无诗自吟心。神仙渺茫在何许?盖武夷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若也。
3年,止止庵整体重建。门额“止止庵”三字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
入门,便见纯木结构汉寿亭侯祠,供奉关公、关平、周仓塑像,三塑像均用整根大樟木雕成。汉寿亭侯祠供关公,意与其背后的白真人祠文武相配,繁荣昌盛。整个止止庵建筑体量小,但结构复杂,共三进,一进单开间,二进三开间,三进五开间。屋面为南方民间风格的人字水屋顶,屋顶中部为北方王府风格的和尚顶,屋顶后部歇山式大坡顶,此结构的屋顶当时全国仅此一处。
作为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的白玉蟾,推动了内丹理论发展,是道教史上颇受称道的人物。他博学多艺,精通儒释,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和艺术家,“真草篆隶,心匠妙明。琴棋书画,间或玩世。”(《紫元问道集序》),画则尤好梅竹兰,有学者称他“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其诗集和丹经典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
白玉蟾曾赋诗自赞:“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他一生多盘旋武夷山,享年近百岁,是古代开放型代表性人物。近几年,有一些欧美客人来止止庵考察,挪威一位汉学家说:“当中国儒学在东南亚被广泛接受的时候,武夷山的道文化却悄悄地融入了欧洲人的生活。”
天心永乐禅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中心、天心岩东南麓,是武夷山风景区内最大的佛寺。“天心永乐”蕴藏禅语“天心明月”“回向菩提”和“极乐世界”的寓意。相传始建于唐代,多次圮毁、重修。年重修后对外开放。建筑布局有山门、天主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香客斋堂和客堂、禅房、僧寮等。寺院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面积平方米,可容纳僧人余人,其风格与自然景观相容,为仿宋垂檐建筑。这里群峰峭拔,古树参天,禅寺内梵音清越、钟鼓齐鸣,处处充满禅的玄机。
相传,唐末古佛扣冰曾驻足此地修身;南宋大儒朱熹也曾造访这里问禅。
“天心原佛国碧水丹山开法界,永乐本禅居清风明月皈真如。”这幅镌刻在天心永乐禅寺山门石柱上的对联,道出了佛教在武夷山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史载,德容和尚曾广增殿字,弘扬佛法,开七堂大戒,曹洞钟鼓遍天下,极一方胜概;当代妙湛大师捐资修葺,重塑金身,信善香客相接踵,再度辉煌,近代高僧弘一(李叔同)的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正是对天心寺的最好诠释。
(邱宁卫衷玲英整理)
知识问答:
1.创立了道教内丹派南宗,并乘时建立了以“靖”命名的道团组织,并得到中央政权的认可。
A张伯端B陈楠C白玉蟾D李良佐
2.唐代道士杜光庭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武夷山名为“升真玄化洞天”名列三十六洞天的第洞天。
A二B六C十二D十六
3.武夷宫始建于唐玄宗时期,是武夷山现今最古老的道教宫观,当时称。
A会仙观B冲佑观C天宝殿D万年宫
4.朱熹在武夷山的摩崖石刻“天心明月”位于。
A仙人岩B茶灶岩C响声岩D楼阁岩
5.摩崖石刻“虚堂习听”刻在。
A研易台B水月亭C石沼青莲亭D铁笛亭
6.武夷山天游峰顶巨幅摩崖石刻“第一山”是书写的。
A朱熹B李光地C熊禾D徐庆超
7.著名的本邑佛教大师扣冰藻光和尚出生于吴屯乡。
A彭屯B翁屯C街路D排头
8.纪念扣冰古佛的武夷山蜡烛会是农历。
A正月十九日B二月初二日C二月廿日D二月廿一日
9.号称南宗祖庭的是武夷山。
A冲佑观B桃源洞开源堂C升真观D止止庵
10.天心永乐禅寺背靠。
A三花峰B北斗峰C天心岩D梧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