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介绍 >> 正文 >> 正文

泸州板板车,搬运时代的特殊工具江阳沽酒

来源:溪口 时间:2023/5/7

泸州,两个字在偌大的中国,不过是一座江边小城,虽然这里的泸州老窖全国闻名,虽然我们也自豪的说这是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但是它依然不那么出众,两千年多年的历史,并没有太多人的追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其实骨子早已经继承了这山水之城孕育出来的那种独特气质。

豪爽、耿直、既享受清闲,也不怕拼搏,这大概就是简单的泸州性格。

江阳沽酒客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泸州人,从八十年代到今天,几十年的时间,也见证了泸州的发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我更愿意去用我的笔记录那些日常而不起眼的人和事,因为他们总是默默伴随着泸州的成长,在一点点的助力。

有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几千年的劳动大国,其实这些年我们的身体已经更多的解放出来了,且不说农村,城里面,靠着体力活来维系生存的人,显然已经不多了。不过有一类人,依然还在这样劳作着,他们就是泸州的搬运工人,背负着这座城市的重量,在不起眼中,挪动着四季的变换。

多年前有一部很火的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让人们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了那些靠出卖体力而坚强生活的人们。虽然重庆跟泸州相隔不远,但是毕竟地理位置不同。泸州不算平坦,丘陵位置,挑抬不如重庆那么频繁,一家板板车,一根扁担、一对箩筐、几根绳子是他们在这个城市谋生的家当。

在过去,泸州有专门的搬运公司,后来私人个体户多了,这些人就单独干,虽然是计件,但是多劳多得。当然每一个地方不同,那个时候,搬运大军分布到不同的地段,比如当时家具主要在澄溪口,那里有一帮找这个饭吃的,广场和凤凰山上的家具城也有一帮这样的人。

而各个客运和货运站,则有专门守着运货的搬运。

其次就是那种帮人搬家运物的。今天的搬家队极少用板车了,大家条件好了,都有自己小货运车,不是太大件,基本能承载。板车使用虽然低,但是成了一种标志,比如停靠在广凤路一侧的板板车,其实就是告诉今天的人这里可以找到你需要搬运的人。

但是过去,真的是要用板板车来硬拿,上坡下坡,各有方式,对于下力气的人来,不但要有蛮力还要有耐力以及巧力,虽然这是一碗辛苦饭,但是也不是说完全不动脑壳,不总结经验。

广凤路干了三十多年的刘师傅,今年已经过60岁了,靠着当搬运,人家在泸州安居乐业,买了房子,娃儿都工作了,职业不分贵贱,凭借自己的努力,如今他的板车就是招牌,运货有小货车,只有上楼需要挑抬。

60岁本该退休的年纪,刘师傅却显得精神十足,看起来岁月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除了皮肤黑一点,整个人的状态就像四十多岁。他告诉沽酒客:“干了三十多年,现在还能动,有力气,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了,闲下来也觉得不好耍,至于干到哪天退休,自己看情况再说。”

当年还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的刘师傅,从老家农村来到泸州城里,没有技术,也没有文凭,只有靠劳力来养活自己,和大多数泸州搬运一样,他们这批人,吃得苦,涨的笨,没有什么干不下来的。

刘师傅跟我回忆说,二十年前曾经拉车,从泸州拉到泸县新民煤矿,如果是泸州人就知道这里有多远,居然直接拿过去,不可思议啊。

人生或许就是如此,你以为的不可能总有人能做到,你一辈子做不到的事情,未必是他人过不去的坎。跟几个老搬运师傅聊天,他们都想着子女好好读书,将来好坐办公室,非常朴实的想法,父母永远不愿意下一代继续吃他们的苦,这就是人类每个人都愿意上进的理由,即便自己不能够,下一代也要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

刘师傅的身体素质算是我见过的搬运师傅中较好的了,大多数四十左右头发花白,满手老茧,而且身上总有些伤病。

对于人力这个行当,自古以来就有,科技发达的今天,还不能完全淘汰,当然,未来我们不知道。只是现在他们凭借自己的付出,得到报酬是理所应当的。

拉板车是个苦力活,更是个技术活。每一次搬运,“板车”师傅总会事先规划线路避开城市车流高峰,走最近的路。不是所有人都能平和地对待他们,也有的人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当然我相信是少数,但是他们受过的委屈是不愿意跟外人分享的,比起生活的重担,被人奚落几句真的不算什么。

人间不容易,人间也不值得抱怨,无论是苦力,还是脑力,我们都在为这世俗的碎银而低头工作,光鲜也好,脏乱也罢,只要内心坦然,我觉得就足以,希望将来的岁月,大家都可以不辜负自己的付出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