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破关门山势开,树头云起唤龙来。擎天老干高千丈,傲雪贞标压众材。岁久根节坚作玉,风生岩壑响成雷。苍颜不改浑依旧,万古相期竹与梅。
这是明代诗人凌说在描写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险关——独松关时所创作的《独松冬秀》。既写出了独松关作为兵家要地的险峻,也写出了诗人对于雄关宏伟气派和壮美景色的爱慕。“独松冬秀”古时是鄣南(安吉)八景之一,想起来一定美不胜收。
杭宣古道就在独松关上,古道古时候是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陆路捷径之要道。现只仅存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至余杭区百丈镇独松村段约余米。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宝历二年()余杭县令珧筑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广径直百余里,行旅无山水之患。又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杭宣驿道从杭州北至宣州共里,明代前设有驿站。独松关即为宋、元时期的驿站之一。清光绪版《孝丰县志》记载:独松关在独松岭上,自天目而北,重岗结涧,回环数百里,独松岭杰峙其中。岭路险狭,东南侧直走临安,西北则道安吉趋广德,为江浙境步骑争逐之交。
今天我们一干驴友组队去余杭百丈镇半山村,徒步这幽幽杭宣古道,探寻当年梁山好汉血战的独一无二的险关。古老的小山村整洁祥和,我们徒步在带着厚重沧桑的石板道上,一路走向古道深处的釜托寺。这是不是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
釜托寺依山傍水、景致清幽、是附近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有“十里竹海、百丈云杉、千年古刹、万古苕溪”之称。这里景色秀丽,四周群山环抱,如架釜之托,中间为一洼地状如锅,故名釜托寺。
北宋宰相王安石也曾从南京经独松关古道而路过釜托寺。寺前种了十来株已有几百年的参天柳杉,寺院后有座九层孝恩塔,登上塔顶找个观景绝佳位置,一看整个庙宇都似隐在竹海之中。
在寺院里稍做休息后(寺里提供素斋,素斋约15元/人),开始走进竹林深处,一路都是较为平坦的古道,走起来很是轻松,沿途上驴友们说说笑笑的欣赏绿树溪流,玩玩溪、水拍拍美丽的风景,一点都没有感觉疲倦。
夏季的古道一路上鸟鸣虫唱相伴,有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感觉。约摸走了一个半小时就穿越到了独松村,从独松村顺着杭宣古道一直走到独松关,一路是竹林掩映下被踩得光滑的古道,走在古道上,竹海把古道掩饰的清清凉凉,不冷不热,爽!
在古道上约走了一公里,就来到独松岭上,独松关的来由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关隘旁原有一棵千年古松,另一说是独松岭上松树的松针只是单叶,不像常见的马尾松和五针松那样有多叶和五叶。
如今,古松早已不在,关上的箭楼更难觅其踪影,连石砌的城墙也在修独松岭公路时被拆除了一半,关内的兵营遗址被开辟成了堆放杂物的场地。遥想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隘如今只剩一个关口城垛,让人唏嘘历史的滚滚车轮。
整个关隘都是用小块石头铺砌而成,关墙蜿蜒于两山对峙之间的狭道中,两旁满目翠竹,小桥流水,山花烂漫,景色优美。谁曾想到这里是鼓角争鸣的古战场。
《水浒》中的梁山好汉董平、张清、周通就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丧命于此,原文对独松关有这样的描述:“卢先锋自从去取独松关,那关两边,都是高山,只中间一条路。山上盖着关所,关边有一棵大树,可高数十丈,望得诸处皆见。下面尽是丛丛杂杂松树……”
走到独树关,古道就到头了,我们原路返回到独树村,休息片刻后再走古道环线回到半山村。
最美风景在路上,去杭宣古道、独树关探古寻幽可自驾游,也可组队徒步穿越。
大家好,我是爱游君,爱旅游、爱生活、爱分享——自驾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