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粮食生产根基的重大举措。
今年,靖州甘棠镇溪口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县委“打造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靖州现象’”目标,抢抓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契机,做实“四个结合”,即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安全、农业科技推广、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顺利建成亩高标准农田,乡村振兴“成色”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不断夯实。
立足党建引领,装上农田建设“推进器”
党委统筹推进。镇党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专班,每月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统筹协调土地流转、施工建设、发包生产等各方面工作,进一步统一高标准农田产业方向,明确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实施烟稻油轮作,指导承包种植大户抢抓农时,顺利完成春耕备耕。
支部真抓实干。溪口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了“周调度、月会商”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由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全体在家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一步凝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共识。采取“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形式点对点发动群众,开展入户走访余次,将党组织神经末梢延伸到村组每个角落。
群众积极参与。由在家党员分组包片负责,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切实解决开发高标准农田期间村民农田整治、经营管理、个人收益等实际问题,获得群众广泛赞誉支持,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多户农户都在流转协议书上签字。村集体成功流转亩土地使用权,有效解决16户60余亩耕地抛荒撂荒、“非粮化”问题。
聚焦田间管理,装上提质增产“加速器”
机械耕种提质。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转变传统的人工耕种收模式,引入现代化播种机、履带式旋耕机、机耕船、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实现农田机械化作业,进一步提升农田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预计生产效率较以往提升10倍以上,每亩人工成本降低元以上,收割丢粒率降低至0.05%,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科技管理增效。强化智慧农业建设,依托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生长环境、产品溯源、气象虫情等因素实时监控,打造一批专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对灾害预警进行精准防控、科学管理,实现农田稳产增产,预计每亩增产斤,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夯实,有效摆脱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
土地轮作扩收。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全面推行烟稻油轮作,完成烟叶种植亩、中稻制种亩,开展稻花鱼养殖示范亩,待10月丰收完成再开展新一轮油菜种植,实现土地轮作不停产,土壤肥力不流失,资源利用形成完美闭环,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再度提升。
加快项目建设,装上持续发展“稳定器”
有效带动村民增收。村民通过流转土地以元/亩获得土地分红,实现户均增收元。村集体注册成立劳务有限公司,带动村内5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村民可通过自己的劳动,在示范田从事烟叶移栽、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每户务工创收可达3万元。
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经济模式,村集体流转土地转租至经营主体,通过收取年租金增加经营性收入65万元,仅此一项即村集体经济较上年实现六倍增长。同步成立靖州湘红劳务公司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预期月收益5万元,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再增20万元。
有效形成示范引领。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实现“产业旺了、村民富了、粮食稳了”良好局面,溪口村成为全镇乡村振兴样板村。今年,镇党委将推广该村村集体经济资源链接模式,在邻近的塘头村、甘棠村再流转农田亩,与溪口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持续稳定、增产增收”的农业产业新业态。
下一步,溪口村将进一步担当靖州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责任,联合本县其他三个示范区深入经验交流,力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持续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靖州现象”贡献甘棠力量。
(余秋松刘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