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们致力于打造服务全球客家人的交流平台
讲好客家故事,带您领略绚丽客家风情
本文综合自梅县文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东梅县松口镇,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也是著名的侨乡和山歌之乡。远在西汉时期,松口主户为畲族人,无独立名称,称为“东畲寨”;至东汉、三国、两晋时,改称“义安围”;至公元年始称“梅口镇”,初址在界溪口,后移今址,才改称“松口”,迄今已逾千年。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从中原腹地翻山越岭迁徙岭南,又从岭南飘洋过海迁徙海外,如果家乡足够好,其实没有多少人是愿意离开家乡出外讨生活的,但生活的压力就如同一把无形的弯弓,把一代代客家游子射向更加安定富足的地方,岭南四大古镇之梅州松口古镇,就像那根弓弦,数百年来,客家游子们从这里脱弦而出,成为海外游子。粤东梅州松口镇,是一个拥有年历史的古镇,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因地处闽粤要冲,旧时水路发达,松口镇也成为明末清初闽粤赣地区客家人出南洋的首站,烙满海外客家游子刻骨铭心的记忆。
古时岭南有四大古镇,分别是梅县松口、潮汕澄海、顺德杏坛和南雄珠玑,恰巧这四个地方我都去过,如今的澄海和杏坛已经基本城市化,珠玑巷更像一座村庄,唯有松口古镇依然保存旧貌。松口古镇坐落在梅江河畔,依江而建鳞次栉比的店宇勾画出了曲折起伏的古镇轮廓线,形成一幅迷人的古镇水城风貌。走进松口古镇建于明末的老街繁荣路,街道两边中西合璧的骑楼林立,尽管墙体斑驳,依然无法掩盖当年的繁华和气派。骑楼楼面上雕刻的充满南洋风情的灰塑几何图案,仍然清晰可见,诉说着这个古镇与海外千丝万缕的联系。“松口镇的松口港曾是广东内河第二大港,以前水上交通十分发达,商贸物流活跃。明末清初期间,江西、福建以及广东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出南洋,都要到这里来搭乘电轮至汕头,然后转乘大轮船到南洋国家。松口因此成了客家人下南洋挥泪的第一站。”繁荣路老街以前是松口最繁华的街道,有“不夜城”、“小香港”之称,这里曾经商贾如云,汇集了众多机构及各种商铺。老街上一栋四层高的欧式洋楼“松江大酒店”格外引人注目,其为上世纪初梅州地区最大的旅店,也是当年众多华侨曾落脚的地方。历经近百年风雨,松江大酒店依然屹立挺拔,它不但见证了古镇街区的兴衰,同时也见证了客家地区广大华侨离乡背井、远涉重洋的悲欢离合。“如今,每年都有许多海外老华侨或者侨裔到这里循着祖辈的足迹寻根问祖。”一直居住在松口古镇的81岁老人邱伯说。沿着繁荣路老街,再穿过另一条建于明清时期的老街世德新街,便来到松口古火船码头。这里就是当年客家人登船出南洋的地方。“以前最繁忙的时候,松口码头每天有多条来往船只停泊,有多位旅客从这里进出。”邱伯说。对于客家地区众多海外游子来说,“火船码头”至今仍是一个割舍不去的记忆符号,因为它见证了数十年前客家人海外谋生的历史。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地到松口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决定在此建设移民纪念碑。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松口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境内保存着许多客家古民居建筑,其中不少是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除了古街道,松口还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地方,首当其冲便是这座元魁塔,始建于年,塔顶有一千斤重的铁葫芦,难以想象当年是如何吊装的。元魁塔在离松口镇中心约4公里的梅江北岸,塔联云:“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璧之光”。松口古镇古老的榨油方式和酿酒文化。更有令人念念不忘的美食:鱼散粉、甜羊汤、炸肉丸、企炉饼、炸味粄、仙人粄、盐焗鸡、白斩鸡、卜粄、芋圆、腌粉、面、老鼠粄、甜粄、炸芋圆、油机矣(松口话音译),还有好些叫不出名字的。向阳而生,为爱出发!广东省客联公益助残情暖梅江互通有无,加强合作!澳门客家文化产业协会到访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万锦花开,枫叶迎客——第3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于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