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铺
鼎鼎百年能几时,灵芝三秀欲何为?
金丹岁晚无消息,重叹筼筜壁上诗。
这是朱熹多次路过筼筜留下的诗词。筼筜铺是宋代驿站,闽北通往福州的主要驿站,在南剑州剑铺县资福里游墩筼筜隘口。(今延平区王台乡九坍村北3公里筼筜岭上)宋时,筼筜铺属于右营北路管辖,在南平通往顺昌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设有五名铺兵额,每季给银一十两六钱九分五厘。
当年筼筜古木参天,竹荫蔽日,灵芝满山。明朝吴国伦诗云:“苔藓石门花自合,松簧烟碧翠常新”清朝官志涵《过筼筜岭》诗云:“几竿修竹夕阳边,想象名贤停盖年。五色灵芝何处种,九峰山瘦不成田”。
朱子至少三次途径筼筜铺,第一次留宿留诗,第二次曾见无名氏题诗,第三次在庆元丁已八月七日。
朱子于绍兴十八年()登王佐榜进士,三年后才铨试,授迪功郎,才得到侗安主簿的职务,血气方刚的朱子早就满怀抱负,报效国家,宋代冗官甚多,朱子还要等待候补,使他心中无不烦闷。—年,朱子往还于剑浦—顺昌之间,曾投宿于筼筜铺,留下一首诗《宿筼筜铺》:“庭荫双树合,窗夕孤蝉吟。盘礡解烦郁,超摇生道心。”表露了此时朱子的思想情绪。后来朱子回忆当年经此歇息时看到筼筜铺墙上有无名氏题有“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朱子曾三复其辞而悲之,对有志不就感慨不已,压抑在心中的郁闷之情,流露无余,并将此诗牢牢铭记于心。
庆元党禁后,相传朱子避伪学栖身于“山势秀特,时生云气”的资福里宝云山庵,并在福星桥上题写“溪山第一”。朱子于庆元三年八月七日再经过筼筜铺时,触景生情,立即默念当年无名氏的诗句,他很想再看旧诗句,重勾旧情,可惜四十年过去了,再也看不见旧题了,此刻朱子身处逆境,旧地重来,“有志不就”的感慨更加强烈。在行道中,朱子随带一部袁枢校定的《参同契》。诵读之余,感慨良多,随手在书后题写自己的情怀:
“予顷年经行顺昌,憩筼筜铺,见有题;‘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之语于壁间者。三复其辞而悲之,不知题者何人,适与予意会也。庆元丁已八月七日再过其处,旧题故不复见,而屈指岁月匆匆余四十年,此志真不就矣。道间偶读此书,并感前事,戏题绝句:
鼎鼎百年能几时,灵芝三秀欲何为?
金丹岁晚无消息,重叹筼筜壁上诗。
从朱熹有关筼筜铺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朱子思想发展的一个侧面,进而加深对朱子的理解。
筼筜溪出自顺昌县洋口镇与三明市沙县交界的天台山,流经王台镇的高埠、九坍、埂头、埂尾、上溪口汇入富屯溪,全长40多公里。斗折蛇行,或明或暗,随地势变化,时而由高处飞泻而下,撞击山岩,溅起水珠,熠熠闪光;时而缓缓流动,波光粼粼,倒映蓝天,鱼翔浅底。农民在溪中筑坝引水灌田,形成一个个小人工湖,溪边是乡村炊烟,周围是稻菽飘香,山道是老牛撒欢,在此垂钓,有着真正的田园风光的感受。
古代,天竺里、资福里相当于现在的王台范围,州府曾在西路设八个铺,王台就占四个:吴坑铺、王台铺、筼筜铺和樟槎铺,其职专事投递官方文书,或接送官员,或运送官物。
筼筜铺就在九坍村的筼筜溪旁,它上接顺昌六十里,下至剑浦(延平)七十里,地处要冲。九坍是小山村,地方偏僻,且古树茂盛,风景清幽,的确是一个良好的避难之所。这一段日子里。朱熹与率甫或在家里,或在田间阡陌,或在桥头溪边,经常谈论理学思想,积极弘扬和维护程朱理学,在当地传为佳话。
现在鹰厦铁路建成通车后,南平与顺昌之间的旅客很少取道筼筜铺了。目前仅有当地村民会走筼筜铺,铺址正中有一座简易的土木结构的休息亭,仿佛在诉说筼筜铺当年繁荣的情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