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发展 >> 正文 >> 正文

史话中国安徽濉溪

来源:溪口 时间:2022/10/8

濉溪县是安徽省淮北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临宿县,南接蒙城县、怀远县,西连涡阳县和河南省的永城市,北靠淮北市郊区和萧县。

历史

“濉溪”二字作为地名出现较晚,却承载着濉溪与水息息相关的历史过往。濉溪县城西南37千米处的浍合,古时称涣水。

春秋时期,涣水北岸出现濉溪最早的建置称为铚邑。这就是现今的临涣古城。临涣古城墙修建于战国时期。整个城垣近于正方形,周长约6千米,墙体夯筑而成,城外有护城河,用于军事防御。

因占据水利交通之便,临涣与周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成为一座远近闻名的城池。

到了隋唐时期,因大运河的贯通,此时濉溪的城市重心由临涣古城逐渐移至了柳孜地区。柳孜连接着淮河与黄河,成为通济渠上一处重要的水运节点。金元时期,大运河逐渐被废弃,柳孜失去漕运交通枢纽的地位,只得另辟蹊径。

睢水,一条流经濉溪境内的古代河流,人们从濉水下游的宿州取水开挖出了一条人工河流,史称“溪沟”。

光绪《宿州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又南至睢溪口入,东流闸河,濉、溪汇流,故有濉溪之名。”

西沟在汇入睢水的地方,又被叫做“睢溪口”。到了明清时期,本地商贾和富户因濉溪口交通便利,商贸繁盛,人们逐渐在此聚居。这就是如今濉溪县城里石板老街的雏形。

为保一方平安,清光绪12年,清政府在原有土城上改建砖城。清代贡生董范卿对重建后的濉溪城也有描述,“纵横五里,墙高一丈有奇,遂修四门….谯楼,局势高敞,焕然改观”。

年7月,一块带有人工雕琢痕迹的青石在古睢水岸边被发现。经县文物部门判断,这是古城墙建筑石料。

发现青石的位置正是原濉溪古城四门谯楼之一的“凝曦门”。

如今濉溪城墙、谯楼都已不复存在,仅存的石板老街依稀可见往日的商业繁荣景象。

年,濉溪县正式建立。“濉”字加三点水旁与“溪”相合,铭记濉溪人开凿运河的历史。

考古

濉溪县城西南方向二十余公里的柳孜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年初,当安徽省省道修至濉溪县柳孜村时,村民们陆续发现了不少瓷器、铜钱。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迅速进驻柳孜村进行考古发掘。很快一座东西长14.3米,南北宽9米,北立面层高5.05米,巨大的石构建筑体从泥沙中浮现。

“柳江口码头”一直在当地百姓口中世代相传,但附近几乎没有任何水道,怎么会有码头呢?几天后,在石构建筑的下方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出现在考古队员面前。

仅九百多平方米的挖掘范围内,共发现唐代沉船8艘,隋、唐、宋、金多个时期瓷器、陶器件,以及大量铁器、骨器、石器、画像石等古物和数十根不知用途的横木。

这次考古发现被评为“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专家们推断,这应该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遗迹。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关于通济渠流经的路线,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南线说”和“北线说”的分歧。

柳孜村的考古发现,对于证明大运河通济渠的“南线说”提供了第一个有力的证据。

年,在柳孜遗址东南方向的宿州,发现了相似的石构建筑。年,宿州东南方向的泗县也发现了一段残存的隋唐大运河遗迹。

三处遗迹形成彼此相连的证据链,终于印证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南线河道的真实存在。

年,专家们对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展开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在第一次考古出土的石构建筑体对面19米处,人们又发现了一座同等规模的石砌台体,两座石墩砌筑方法完全一致。

专家们经过反复论证,判断这两座石构建筑是一对宋代桥墩。《渑水燕谈录》等宋代文献对这种桥梁有明确描述。“叠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此前发掘出土的许多横木,这次也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柳孜宋代桥墩下发现如此众多的唐代沉船,这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兴趣。从现场出土的大量石锚考古专家们认为,这恰恰印证了隋唐大运河当年舳舻相继的繁忙景象。

专家们推测,唐朝时这里曾发生过一次灾难,致使众多的商船同时沉没于此。宋代人们在此处筑起桥墩,搭起飞桥,而宋代筑桥的人们并没有发现桥下还埋藏着众多唐代的沉船。

唐、宋、金、元多个朝代的文物在这里同时出现,历史的神奇巧合,使得濉溪柳孜运河遗址犹如一处历史的横截面,展示着大运河不同时期的珍贵文化遗存,也掀开了隋唐大运河湮没于历史的神秘面纱。

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申报文本中,对柳孜运河遗址有着这样的评价。

“柳孜运河遗址发掘的一批重要遗迹遗物,为了解、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力地证明了隋、唐、宋三个朝代期间,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流经路线、航运方式、货物运输的重要历史事实。”

这条大运河对濉溪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已成为研究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窗口。

红色历史

年冬,邓小平、刘伯承、陈毅三位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从临涣古城的文昌宫迁移到小李庄一个农家小院,在这里坚守了38天,留下一段段军民雨水情深的佳话。

三位总前委首长们吃着简陋的农家饭,坐镇中枢排兵布阵,与远在西柏坡的中央军委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粟裕、谭震林等遥相呼应。从这个简陋的指挥中心发出的每一个命令,都决定着国家人民的命运。

年冬,国民党王牌部队黄维兵团向徐州进发,被我中原野战军围困在小李庄30公里外双堆集。最终全歼灭黄维兵团近12万人,摧毁蒋介石解徐州之围的计划。

刘伯承元帅在《淮海战役中双堆集歼灭战初步总结》中写道:淮海战役乃毛泽东军事学说中各个歼灭黄伯韬、黄维、杜聿明三军的范例,而双堆集歼灭黄维军一战则为承前启后的关键。”

然而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战斗中,三万多名解放军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年,濉溪响应国家“慰烈工程”号召,在全县范围内展开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和保护工作。扩建烈士墓,迎接烈士回家,成为一项重要使命。

在六千多座零散烈士墓的归迁过程中,确认烈士身份是最大的难题。濉溪县双堆集镇杨圩医院,有十位烈士在这里牺牲,暂时留下的木头墓碑因风雨侵蚀而遗失。

真实还原烈士身份是最好的铭记。终于一次意外的发现,工作人员找到了线索。接着又有一百多枚印章随烈士遗骨出土。

濉溪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通过请教专家,对印章上的古体字一一辨认,确认了烈士们的真实姓名,并赶赴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翻阅烈士英名录,依据印章找到烈士部队番号,最终了解到他们的事迹,英雄的故事终于得以传颂。

时光流转,硝烟散尽。年9月,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最后一批烈士墓归迁仪式,为英魂送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枚枚红色的印章铭记着烈士们为国捐躯的英勇无畏。叫烈士。当代濉溪人守护着英魂,也继承了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牺牲的革命精神。

文化

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民风民俗摄影展上,一组题为《临涣茶馆》的作品惊艳四座,荣获金奖。

照片定格了临涣茶馆里一个个平淡温暖的瞬间,传递着名涣古城千年不变的乡情。

临涣的茶文化不是源于茶,而是源于水。临涣周边自古便分布有多处溪泉。泉水清冽,非常适宜泡茶。因毗邻水路发达的古河涣水,临涣作为沿岸重要的码头和商埠,接纳着四方往来的商贾。

便利的河道,让临涣古城在唐代便出现了茶馆,并于明清进入鼎盛时期,数十家茶馆遍布街巷,茶客穿梭不断。

临涣古城的茶水穿越千年,依然飘香。这些茶馆在时代的变迁中还逐步孕育出“到茶馆说理”的文化现象。

临涣的百姓们有了矛盾,会约到茶馆里喝一杯茶,居中调解的人被称为“茶人”。

“到茶馆评理”多次受到《人民网》、《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