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新闻 >> 正文 >> 正文

杭州余杭建好四好农村路奔向共富康庄道

来源:溪口 时间:2023/10/12

「本文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阡陌变通途,最美农村路。

走进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的杭州余杭,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宛如一条条“纽带”,在山水田园间蜿蜒。

年以来,余杭启动实施新一轮“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一条条窄路变宽,穿越崇山峻岭,串起一个个产业基地和传统古村落。这些高品质的农村公路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更带动了一片产业、富了一方百姓。

建管齐抓

共建四好民心路

余杭地处杭嘉湖平原,人口密集,河网密布。然而,大多依水而建的农村道路因为崎岖狭窄,一度成为制约余杭乡村发展的瓶颈。

年1月,余杭在全省率先开启“四好农村路”建设序幕,累计建设条、余公里农村路,完成投资达15.7亿元,实现12个镇街全覆盖、个建制村通畅率均达%。同时,余杭配套建设了各类主要绿道、骑行道14条共52.7公里,建成A级景区村庄个,其中漕雅线获评年度杭州市十大最美农村路,“四好农村路”配套建设的双溪绿道获评浙江省“最美绿道”。

“今年是我们新一轮高质量‘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的起点,完成了农村公路新改建近25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80公里。”余杭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姚国华介绍,余杭围绕“全域美丽”总体要求,三年内将再建设公里高质量的农村公路,通过串联乡村、景区,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当然,仅仅高品质建好“四好农村路”是不够的。在如何管养好“四好农村路”的问题上,余杭区交通运输局同样交出了一份答卷。

余杭“四好农村路”百关线。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为进一步巩固全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余杭在全省率先建立‘路长联系人’制度,推行‘区级路长统筹引领、镇街路长贯彻落实、交通路长联系人监督执行、民间路长共同参与’的四级管理路长制模式。”余杭区“四好农村路”负责人钟平介绍,该区仁和街道探索制订了《仁和街道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管养实施办法》,明确了“四好农村路”建设管养主体责任、道路保洁和绿化养护标准、庭院整治标准、道路两侧建控标准和产业导入标准。

与此同时,余杭以信息化为工具,强化公路管养。钟平介绍,全区公路数据库中的所有农村公路均设置路长牌,由区路长办不定期对道路及两侧环境开展全线检查,督查发现的问题通过公路巡查APP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向相关管养部门反映,形成“检查—督办—跟踪—反馈—验收”的工作闭环。

截至目前,余杭区累计通过公路巡查APP收集问题整改单多份,共计整改问题点位余处。

以路带产

共促发展新模式

在余杭区瓶窑镇,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农村公路——“北苕溪—北塘路”。路北是一望无垠的稻田;路南是著名的北湖草荡湿地,芦苇开时,万亩草荡层层叠叠。

就在几年前,这还是一条机耕路。

“路面只有3米多宽,只能过1辆小车。”瓶窑镇城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蒋良军介绍,沿线西安寺村、南山村村民去瓶窑镇上,都要先从乡村小道绕到毛潘线,再通过国道出行,“不仅居民出行较为不便,也阻碍了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步伐,近年来,余杭区交通部门与瓶窑镇一起,对北苕溪—北塘路进行了提升改造。“将全线6公里的路变成双车道,路面拓宽至6米,还铺设了沥青,安装了护栏和路灯。傍晚时分,许多村民吃过饭后都会来这条路散散步。”余杭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道路的提升,不仅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还打破了阻碍乡村发展的瓶颈,使它成为一条“黄金纽带”。

西安寺村以水稻种植为主,张堰村则盛产茭白。如今,沿着北苕溪—北塘路,附近的农产品既可以一路向东运往瓶窑镇上,也可以向西直达径山,不用像以前那样走许多“冤枉路”,提高了物流效率。

在30公里外的鸬鸟镇,每逢蜜梨成熟之际,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会涌入这个蜜梨小镇,香脆可口的蜜梨也会从这儿发往各地。

然而过去,说起这条路,附近的果农觉得十分头疼。“原先的路很窄,也就4米宽,路面高低不平,不方便蜜梨运输,容易颠坏。”雅城村村民唐兴珍说。每到蜜梨节,随着大批游客前来,这个路段都会发生拥堵,不得不进行交通管制。

年10月,余杭区交通部门对这条“双后线至后庄”道路进行了综合提升。“重新铺设了沥青路面,其中一侧适当拼宽,道路两侧还进行了绿化改造。”鸬鸟镇城建办工作人员蒋瑞锋说,现在,这条“梨园路”旧貌换新颜,不仅方便了果农运输,还给游客带来了新体验。

蒋瑞锋说,短短2公里多的“四好农村路”,方便了村民赶集,畅通了企业运输,带动了农业发展,火热了旅游经济。

一条条高品质的农村公路,正成为余杭各村集体和村民的致富路。

余杭“四好农村路”漕雅线。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四好农村路”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焕然一新的农村公路还畅通了农村物流、服务了群众出行。

今年“双11”期间,余杭不少村民发现快递物流比往年方便了许多,以往不能及时收货发货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的出现和普及。

余杭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货运管理科科长李纯力介绍,伴随“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步伐,余杭交通部门与邮政部门合作建设了“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三年来,该区建成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个,初步形成以交通物流、快递网点、邮政自营点、村邮站、邮乐购等为基础的村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路景融合

共享文旅新景色

在余杭鸬鸟镇太公堂村,有一条蜿蜒8公里的太大线(太公堂—大麓寺),为世代生活于此的老山民们打开了新局面。

“以前没有路,我们这里的人都靠扛竹子下山卖来谋生,肩膀上拖下去多斤竹子。现在路好了,直接砍下来用车子运走,很方便的。”老汤曾是太公堂村的生产队队长,回忆起当年的日子,他感慨万千,“为了修路,村里贴钱,大家三年都没有分红。”

此后,太大线不断提升改造,村民们不再望“竹”兴叹。

年被列入“四好农村路”后,鸬鸟镇对太大线进行了综合提升,全线进行沥青罩面,并增加了两侧绿化节点及附属标志、标线,极大改善了路面颠簸、环境不雅的原貌,景点客流量有了明显增加。

“路修完后,来我们村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五一’‘十一’这种节假日,民宿客房都不够住。”太公堂村村民笑着说,生意好,村里头热闹,自然日子也红火了!

太大线是余杭西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让曾经的“蜀道难”变成了一马平川,洁美绿畅的交通环境改变了集镇与村庄面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百丈镇溪口村,经过3年的建设,“四好农村路”已经连片成网,为“好竹意小镇”溪口特色文创街区添了一把“火”。

“在展示百丈竹文化的同时,溪口村也在发展文创旅游项目,吸引外地游客来游玩、吃农家乐、住民宿。”百丈镇城建办工作人员李春介绍。

余杭“四好农村路”双洞线。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余杭串联了西部突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农文旅”联合发展。“依托农村公路打造大径山精品景区环线,漕雅线、双洞线、长径线、长西线等农村公路将沿线山水资源、景区资源、美丽乡村、禅茶文化等串珠成链,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姚国华说,它们还以“借景”手法将道路两侧自然文化资源纳入农村公路整治视线范围,带动沿线特色民宿等农村经济新业态发展。

截至目前,余杭区共有民宿(农家乐)余家,就业人员0余人,在“四好农村路”特色路鸬鸟镇太大线、径山镇漕雅线、瓶窑镇石长线、百丈镇木九线沿线分别涌现出菩提谷、千岱山居、乐朴山静、沐竹民宿等一批网红民宿。年上半年,该区休闲农业总收入达到3.33亿元,同比增幅63.18%,游客人数达.84万人,同比增长48.91%。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