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享福了!”湖南省沅陵县太安社区的吴纯爱说道。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11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的“决胜”网络主题活动来到太安社区,探寻易地扶贫搬迁经验与成果。
搬得出
吴纯爱面庞黝黑,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刻在脸上。搬新家、承包蔬菜大棚,一路走来,吴纯爱更清楚“脱贫”两个字的来之不易。
吴纯爱在其蔬菜大棚前接受采访。
简陋的木房土房、坑坑洼洼的土路……在吴纯爱以前生活的明溪口镇,“靠天吃饭”是其真实写照。
儿子的婚事是他一直头疼的事。眼看快到30岁了,儿子还未成家,这可急坏了他。“开车到县城都要开2个小时,这么偏远,谁会嫁过来?”
吴纯爱曾经认为自己外出打点零工,妻子在家守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子顺利成家,就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追求,至于明亮宽敞的房子,他不曾想过。
转机出现在年。
当时村里摸底动员搬迁,根据政策,吴纯爱一家四口人,每人只需要交元就可以走出大山,住进平米的新房子。
听到这个消息,吴纯爱没有犹豫,当下就决定“搬”。
年,沅陵在城郊太常集镇选址,建易地扶贫安置点,仅一年时间,52栋楼房拔地而起。
“安置点取名‘太安社区’,寓意搬出穷山窝,从此过上安居乐业新生活。”沅陵县委书记钦代寿介绍,社区是目前湖南省占地面积最大的安置区,共安置户名贫困群众,搬迁人口全省排名第二。
太安社区共安置户名贫困群众。
外出打工走南闯北的经历让他头脑更加灵活。当太安社区还在建设之时,吴纯爱就在社区周围走了一圈,他发现周围有一些农民在种地,便就此嗅到了商机。“我当时想,我搬到这里来不能只是把人搬来了,我就想租一些地种蔬菜,搞蔬菜大棚,总比外出打工好。”
吴纯爱深知自己没有技术,没有学历,外出打工只能靠体力,一个月只能拿着一两千元的工资。现在,他有五个蔬菜大棚,一个大棚的毛利有一万元,这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搬出穷窝窝,圆了安居梦。“现在,公交车开进社区,坐车到县城只要十几分钟。搬进了这么好的房子,还有自己的产业,有希望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吴纯爱感到一家人的日子很有奔头。
稳得住
离开这片土地,很多村民不知道外面会是什么样子。
没学历,怎么找工作?不种地,自己能干什么?
“搬得出”只是易地扶贫搬迁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
“很多老人在农村,自己种种地就能解决一日三餐,现在如果顿顿买菜吃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无法承受。”太安社区管委会主任邓风翔说道。
考虑到这点,社区充分利用安置点周边土地资源,打造出一块块“微菜园”,划分给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耕种,帮助他们节省生活开支。社区按照户均30平方米的标准为搬迁户划分“微菜园”,实现蔬菜自给自足。
“微菜园”降低了居民生活成本。
“平时还能像在农村一样种种菜,吃自己种的还是比吃买的放心。”临近午饭时间,李大爷来到地里拔萝卜。
帮助搬迁群众在脚踩土地的踏实中延续乡愁,这只是太安社区“稳得住”服务中的一项。
安居而后乐业,有就业、工作安定,才能实实在在留住人。
沅陵县开辟了“七种”就业渠道,实现了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搬迁群众就业的全覆盖:
一是劳务输出就业;
二是扶贫车间就业;
三是本地园区就业;
四是扶贫特岗就业;
五是自主创业就业;
六是城镇就业;
七是打零工就业。
在太安社区,“美桀电子”“德云服饰”“户外藤编家具”3家公司在这里建设了3个扶贫车间,多名搬迁群众正在车间里热火朝天地工作。
据邓风翔介绍,藤编家具对于工作人员的年龄限制较小,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可以做这项工作,“老人家嘛,就是闲不住,总觉得找点事做才安心。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老人很快就可以上手,还可以将藤编拿回家做,时间自由,老人在家就能赚钱,因此他们会在社区住得更踏实”。
在“德云服饰”车间内,员工正在忙碌地工作。
“哒哒哒……”在“德云服饰”扶贫车间,黄女士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之前她外出务工,只能将小孩留在家中。听到社区有扶贫车间后,她毫不犹豫选择回来。
现在她可以在楼下上班,顺便把孩子送到社区的幼儿园。黄女士说:“我们高高兴兴上班,孩子开开心心上学,所以我决定留在家里,一个月还能有3千元的收入。”
下楼上班挣钱,上楼生活顾家,这样的生活正是太安社区搬迁群众的真实写照。“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美,越过越敞亮!”黄女士说道。
本文来自传播君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