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新闻 >> 正文 >> 正文

浙江被低估的小县城避世又仙,还撑起浙江

来源:溪口 时间:2023/4/6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三月来,东风解冻,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抬起头,明媚阳光也在叙说春意盎然。看看日历,如此阳春三月已中旬。赏花需逢时。把握良机,寻一美景,高飞纸鸢,品红赏绿,邂逅缙云之春……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是在缙云县内的仙都鼎湖炼丹升天,而黄帝又名缙云氏,因此得名缙云,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黄帝名号命名的县。

许小峰/摄《史记·正义》记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后来缙云氏的一支南迁到今缙云一带,唐万岁登封元年,武则天敕封为缙云,这就是缙云县名的由来。01人间仙境

仙都《咏缙云仙都山鼎湖峰》唐白居易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人间仙都黄帝缙云”,有国家5A级景区——仙都,鼎湖峰、黄帝祠宇、独峰书院、小赤壁、龙耕路、婆媳岩、大肚岩、朱潭山、倪翁洞……72奇峰,18处名胜古迹,仙人荟萃之都里一山一水、一石一峰,莫不仙气十足。仙都景区是诗画浙江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结合最完美的山水复合型旅游景区,这里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在青绿底色之上,一年四季花开花落风云无穷变幻,是名副其实的仙都仙境。唐天宝年间,曾有祥云仙乐回旋于缙云山,唐玄宗听闻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笔写下“仙都”二字。春天,晨起,看白雾缥缈,缭绕鼎湖峰,小桥倒影,黄牛老农;日落,看霞光掩映,洒落九曲练溪,苍松翠柏,白鹭蹁跹。宋代王十朋游历仙都,留下“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的千古名篇,明朝郑汝壁雨后游仙都,留下“野色溪桥午自分,元都空翠转氤氲”,元代樊杞孙春游仙都,写下“澄澄练溪水,湛湛涵深碧”的千古佳句。奇峰耸立、九曲练溪、雾漫仙堤、晨钟暮鼓......那些在影视剧中频频出镜的风景,在仙都这个“天然的摄影棚”里,你都可以细细品味。02限定“杏花村”

双溪口乡姓潘村

距缙云县城约半个多小时车程的,双溪口乡姓潘村,掩映在浙南郁郁葱葱的大山里,因“博士村”的名号享誉省内外,但到了春天,这里就多了一个名字,叫作“杏花村”。

先森不讲李

一到春天,姓潘村就温柔了整个丽水,如果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很多人向往的梦里仙境,那杏花村就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石墙青瓦,清溪流淌,粉白色的杏花朵映衬着黄泥黑瓦,煞是好看~

村里的小溪边,道沿旁,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杏花。白中带粉的杏花映衬着黄墙黑瓦、清溪小桥,占尽了春色风流,成了江南烟雨中最动人的春景。

图片由缙云双溪口乡提供

千株万树的杏花在恍惚之间听到春风的召唤,就露出了千娇百媚的容颜,盛花期走进这里,连微风中都是春日的浪漫气息~

据了解,姓潘村种植杏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光绪年间。如今余株杏花树沿着贞溪两岸分布在村落人家的院子内、田埂边、小巷口。竞相盛放之时,姓潘村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杏花村”。

凭借“杏花溪畔人家”的景象,姓潘村还成功入选了星球研究所年发布的《中国赏春地图》,这个杏花秘境终于为更多人所熟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看着挂满枝头的杏花,脑海中便会不自觉浮现出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

村中的潘氏家族历代注重尊师重教、耕读传家。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这个不到人口的小山村里,却走出了18名博士和70多位教师,因而叫响了“博士村”的名号。

其中不乏有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人物,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潘鼎坤博士;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生态中心首席科技家田汉勤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保明博士等。

村中还有一处博士林,既是一处景观,也是姓潘村多年文化的积淀。随着村中更多的学子登上博士山,种下博士树,这个小树林里也承载了更多人的梦想和希望。

阳光温柔,世界安然,恰好的时光里,来缙云杏花村走一走吧……

03山中桃源

岩下村有人说:每一座古镇都由一座座古村落组成,而每一座古村落就像电影中的场景。在岩下村,这话可以说是极有道理的。记忆里的武侠片段总有青山绿水中的古桥人家,十里竹林中的侠骨柔情,在岩下石头村就能完美满足你想象中的世界。岩下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境内,地处括苍山西端苍岭段山腰的丘间平畈,距壶镇约15公里,平均海拔多米,村舍呈点状散列,因处苍岭岧峣的“百丈岩”下而得名。

朱勇垣/摄村庄位置独特,山水交融,村东是突兀挺拔、悬崖似削的“百丈岩”,仰望绝顶似平峰一片,苍松郁郁,村西山谓“双狮山”,峰峦迭嶂,千峰凝翠,两山夹峙,平峡幽谷,村庄、田野、田园交错,生态环境优美。岩下村布局肌理相对紧凑,清晰有序,较好地保存了村落传统风貌,村内建筑特色明显,具有浙中南山地石居风格,用材简洁粗犷。在年,它就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浙江最美的五个古村落之一,这儿俨然就是一个充满原始气息的石头城堡,一个浑然天成的石头世界。古时婺州与台州间交通要塞——普通岭古道穿越村落,古道石块石级依稀可见。山石砌筑的房屋依山而建,路面、台阶、桥梁都是就地取材,清一色用石头建成。

随心/摄虽说有山有水有竹林,但是岩下村最吸引人的还是村口那座网红级石拱桥——封溪桥,初建于清末重建于民国丁丑年(公元年)。

夏伟义/摄这座桥完全是石块筑就,不显杂乱,倒像是艺术珍品,它就那样静静地横跨在小溪流之上,任凭日晒雨淋、四季变幻,颇有种历经沧桑之感。

听风听雨听溪流,看花看石看云朵,这个春天来缙云吧,不虚此行!04征服世界的美味

作为新晋“浙江名小吃之乡”,她因美味而喧嚣。一碗敲肉羹成功俘获《风味人间》背后无数吃货;传承了千年的土爽面,丝丝缕缕都散发着鲜香;土生土长的缙云烧饼更是在加拿大、米兰都开起了分店,还成功在欧盟注册了商标品牌……地道的本土风味,足以挑逗起馋虫们的天雷地火!/缙云烧饼/自从小麦被引入东方餐桌,中国人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创造出连西亚人都叹为观止的“饼文化”。从胡饼的一家独大到如今的群“饼”争霸,从抗饿的主食到精致的小点,世间好吃的烧饼千千万,但浙江人对缙云烧饼的推崇,就好像有新疆人的地方必有馕,有山东人的地方必少不了煎饼果子,有陕西人的地方必离不开锅盔……这道流传了年的传统美味,行销全球,早已融入了缙云人的血脉。杭州人尽皆知的文三路胖子烧饼,老板靠着卖缙云烧饼买房买铺买奥迪;缙云人赵方隆把两家烧饼店开到澳门,每个烧饼卖到了20港币;在缙云本地,甚至还成立了缙云烧饼协会!缙云烧饼看似平平无奇,但每一道食材和工序都大有学问。发酵十个小时以上的老面保证了饼皮筋道的口感,馅料和火候更是成败的关键,最后蘸葱避免了串味,饼子入炉前还要刷一层麦芽糖……

JKZhou/摄一般烧饼店的烧饼都有不同馅料的各种版本,但缙云烧饼的高配,一定是五花肉干菜馅的。不同于绍兴出了名的梅干菜,浙南的干菜经历过反复的晒干与水煮,短短小小、更加干柴,配上丰腴的夹心五花肉,一经高温烤制便把“鲜香”发挥到了极致。/敲肉羹/虽看着其貌不扬,敲肉羹却是陪伴了一代代缙云人的成长。经过敲打,上好的猪夹心或后腿瘦肉肉筋尽断、纤维松弛,淀粉也随之被嵌入肌理中。敲肉羹的配料多寡随意,丰俭由人。经过高温的作用,淀粉糊化,肉片更加滑嫩,汤汁也更加浓稠。图源

《让你爱上缙云》昔时,缙云人,大凡宴客,起头是海参开箸,后陆续端出一畀一畀的羹,食了敲肉羹,接着就是收尾的甜羹。羹越多就越排场,上户人家一筵24大海碗。老道的厨头老官可以用蕃莳做出廿几道佳肴,总是用敲肉羹将酒宴推向最高潮,尔是,皆大欢喜。敲肉羹的主料一般用蕃莳粉,甜羹则多用苦芝(苦楮)粉、檡子(橡子)粉、葛藤粉、乓椪(薜荔,即木莲)粉、藕粉等。糊敲肉羹原料简单,手艺微妙,好吃不好吃,全在厨头的手上功夫。听上辈人讲,黄帝初到仙都时,缙云人就用敲肉羹宴请百官。因为人多,做别的都来不及,糊羹动作快,样数多,可调百味而适众口。黄帝时用陶甑糊羹,年大办食堂时节,陶器改木器,村人还是叫陶甑。真能糊好敲肉羹的,一个村也就一二人。糊敲肉羹的技艺,一半在敲肉,一半在烹饪。敲肉不用斧不用刀,用小铁锤。据说要顺着肉的丝缕敲,肉纤维长八分到一寸。厨头先割好肉,然后由有经验人下錘。烹饪时,火候多大,铁镬多热,何时下料,何时出镬,各有定制。微妙之处,难以文表。如今在农村仍然尚羹宴。/土爽面/土爽面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土爽面煮时不糊、嚼不沾齿,不论是煮,是炒,还是葱油汤面、拌面,只要由土爽面做出,味道总是格外鲜美。

碗碗/摄浙江人吃面的基因,最初还是来自于北方。缙云土面又叫做“索面”和“爽面”,由当地土法制成,故取名于此。早在多年前,它就作为进贡朝廷的“银丝贡面”而被送往京城。这样说来,我们也是吃过皇帝同款的人了。土面细长、柔软、滑软、没有任何添加剂,因此面煮却不糊、口嚼亦不沾齿。纯手工制作,所以在缙云的街头,经常能看到师傅在面条前“拉拉扯扯”,现在连制作土面的过程都成为了缙云一景。

承之“缙云”,黄帝命名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春青夏赤是正五色系统的说法,“缙”是很重要的基本传统色。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缙云这座城市,蕴藏着流传了千年的,东方审美和古老智慧。“缙云”其色如霞映流云,《中国传统色》书中这样描述它:“蒸栗绢绀缙红繎,青绮绫縠靡润鲜。”正如大美缙云得山之神韵、水之妙趣绮丽而浪漫!05缙云县图书馆缙云县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年6月独立建制,目前为国家二级图书馆。总馆馆舍位于县城老城区溪滨南路,背靠风景山,面临好溪水,面积3多平米。馆内设有少儿借阅、成人借阅、电子借阅、古籍地方文献、培训讲座、24小时城市书房等常设的读者服务窗口。年5月,缙云县图书馆被评为全省第一批“满意图书馆”。10月,经缙云县“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缙云县图书馆完成外立面改造。截至年年底,缙云县图书馆下设4个城市书房、2个主题分馆、10个其他分馆和个流通书屋(书吧);拥有纸质馆藏总量册,电子书刊7万多册;可供网络借阅电子资源百万余种。06城市书房直属分馆/24小时城市书房/24小时城市书房位于缙云县图书馆总馆一楼,实地面积平米,藏书约册。/西桥分馆(阳冰书房)/年8月开馆,总面积约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万元。书房设有阅读坐席座,按照功能划分为亲子借阅区、少儿借阅区、成人借阅区、电子产品体验区、休闲阅读区、多功能活动区、沙龙交流区等空间。其中,计划藏书5万册,现有藏书3万余册。/半书房/年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发捐助成立,建筑面积约多平方,内设少儿、成人借阅区,文化沙龙等空间。/益明分馆/西征军少将旅长赵狄旧居捐建,于年开馆,建筑面积平米,馆藏图书1万余册。设赵狄史迹展览馆、成人阅览、少儿阅览、电子阅览、书刊外借等服务窗口。/佑文书院/位于新建小学东侧、西乡大集市西侧,于年5月14日正式开馆。该书院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阅读座位余个。当前藏书2万余册。07文化惠民共富缙云以变为进,创新推广促阅读。缙图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每年定期举办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阅读马拉松活动、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暑期“好书名师导读”活动等。以质为基,温暖服务助残障。年7月,馆长辛福民带领工作人员前往双溪口乡周扎村,将装满册图书的4个移动书箱送到残疾读者虞永亮家中,并承诺随时为期更换新书,最大程度减轻他自费购书的负担。

以书为媒,送书下乡助振兴。近十年间,缙图累计开展送书下乡逾次,共配送流转图书30多万册次。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花开树,缙云这个被“星球研究所”翻过牌的杏花村,美成了诗》周柚

[2]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缙云县图书馆

内容来源: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后台,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