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陷入僵局。惹阿公委托“电喇叭”为田惠做媒,“电喇叭”向覃献文求助。覃献文一直致力教育扶贫,此时的他正在教村里的孩子学古诗《苔》。后来,他将此事告知“麻迷糊”。为保住惹阿公留给田惠的地,“麻迷糊”卖出土地并带动村民响应征地。征地任务顺利完成,惹阿公也对“麻迷糊”的态度有了改变。
慈利县溪口镇里仁村的留守儿童守护者——贺文青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上官智慧
通讯员朱渊
“我要当一名人民教师”“救死扶伤是我的理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献给人民,献给祖国”……1月22日,记者点开贺文青发来的视频,40多个留守儿童在读书分享会上畅谈未来,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洋溢着格外灿烂的笑容。
这一张张笑脸,倾注了贺文青的心血。
贺文青是保险职业学院驻慈利县溪口镇里仁村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年初,来到里仁村的贺文青在第一次对全村15个小组进行调研后发现,村里80名儿童中,留守儿童占三分之一。
“扶贫不仅扶物质、扶经济,更要扶思想、扶未来。”
贺文青深知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在他的建议下,工作队调整了“扶贫规划图”,决心用教育扶智拔穷根,用行动和爱来托举孩子的未来,用情和理来改变家长们的旧观念。
“如果没有贺书记,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目前就读于保险职业学院的朱丹和朱祁英就是在贺文青的帮助下,从里仁村走出去的第一批孩子。谈到差点辍学的往事,朱丹眼里噙着泪水。
年,朱丹和朱祁英读高三,但因家里条件不好,在外务工的父母打算结束她们的学业。贺文青反复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两个家庭的态度才稍微缓和。
“学校全额全程资助完成学业,这两个孩子终于有书读了!”学校制定了长效的优录帮扶村贫困子女计划,免除学费、住宿费、专升本等费用,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这一举措最终打消了朱丹、朱祁英两个家庭的顾虑。
贺文青常常利用工作时间来辅导孩子,还号召学校开展助学活动。自年开始,每逢暑假,保险职业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到里仁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义务辅导孩子们的学习,教他们唱歌、跳舞、玩游戏。
“期盼暑假快快来到,让更多的哥哥姐姐教我跳舞。”9岁的宋述柳从小就有一个舞蹈梦,但因家里贫困,没法上舞蹈兴趣班。她告诉记者,是“哥哥姐姐”们点燃了她继续跳舞的信心。
3年来,村里留守儿童的笑容多了,见识长了,眼界开阔了,走出大山的愿望更强烈了。
原载《湖南日报》(年1月24日03版)
[责编:徐凯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