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素宴
位于厦门市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是著名的佛教道场及游览胜地。寺内独树一帜的南普陀素菜,闻名遐迩,香飘四海,有“天下第一素宴”、中华老字号的美誉。
南普陀素菜秉承佛教饮食传统,融合了宫廷素菜的精细,民间素菜的天然,寺院素菜的纯正,坚持以闽南四季时鲜蔬菜和八闽优质干鲜为原料,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另外,因佛教提倡不但不能有杀生的行为,而且连想杀生的念头都不能有,如果吃素菜还要名为素鸡、素鸭、素火腿,那就叫“意杀”了,与佛教教义相悖,所以南普陀素菜坚持素菜素作,素菜素名,命名雅致,烹饪技法,博采众长,色、香、味、形、神、皿、质、养、声、境和谐统一,加上清静优雅、宽敞舒适的独特环境,已形成诗情、景意、禅味、时尚的健康、科学的素食文化,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力求每一步都完美如初。
香泥藏珍“南海金莲”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道菜,它是以细嫩的厦门豆腐为原料,将豆腐细捣成泥,香菇,冬笋,马蹄剁碎,烹制成素馅,装入豆腐泥中,然后用勺子塑成莲花瓣状,蒸熟,油炸,拼成一朵莲花。分莲瓣,莲叶,莲心甚至还有莲子,拼盘定型后,浇上调味汁。
还有深受欢迎的传统佳肴“半月沉江”,它主要是以当归、香菇、冬笋、面筋制作的汤,盛在蓝花瓷盆里,半边香菇,半边面筋,色泽分明,如同两牙新月,沉于江底,格调耐人寻味。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道菜还叫“当归面筋汤”,郭沫若来这里吃了这道菜很高兴,就写了一首诗:“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从此以后,“半月沉江”素菜声名远扬,成了南普陀素菜的代表作。
天下第一汤在中华名吃谱上,以汤入谱的只有山东单县羊肉汤,被国人称为“天下第一汤”。说起它的历史,可就非常悠久了,足足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说舜的老师单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单县一带,当时饲养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由烧烤演变为主要吃肉喝汤。后来,经过改进,羊肉汤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到了清嘉庆十二年(年),在众多做汤者中,有人经过仔细研究,在制作工艺上不断创新,制作精细,味道鲜美,一时间风靡全城,为日后“单县羊肉汤”的扬名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单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南有黄河故道,北有贯穿全境的大沙河。这里水草丰美,绿树成荫,阳光充足,气候湿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个天然的优质牧场,被称为“中国青山羊之乡”。正宗的单县羊汤,必须选用三岁的青山羊为主要原料,尤其以单县黄河故道和大沙河两岸的羊为最佳。同时熬制羊汤的水必须是当地的地下水。这样熬制出的羊汤才能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
不仅如此,单县羊肉汤还品种繁多,各具其妙。往往根据出汤时配料的不同分门别类,巧立出各种名目。譬如配加有肥有瘦的羊肉叫“肥瘦汤”,配加羊脑叫“天花汤”,配加羊眼叫“眼窝汤”,诸如此类,大致可分为口条汤、肚丝汤、腰花汤、奶渣汤、肺叶汤、蜂窝汤等等,不一而足,林林总总多达72种。喝时尽可凭着各自的喜好挑选,让人尽情尽意,大快朵颐。在汤馆里,只要听到有人轻松随意地招呼一声:“师傅,来碗天花”,不用问,准是惯喝单县羊肉汤的行家。
单县羊肉汤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衰,主要源于其精巧的制作工艺,其中有三个关键点:一曰久熬。根据需要定量加水,燃火升温,响锅后陆续放入新鲜羊肉、羊杂和羊骨架,然后用急火猛攻,使之处于滚沸状态,一鼓作气至少烧煮4个小时。熬出的骨髓油脂与水互相撞击,达到水乳交融,方能浓化成乳状。二曰巧火。火的大小根据熬的时间和程度控制,有时连烧什么柴添多少柴都十分讲究。火小了水是水油是油,水在下而油在上,水和油不能融为一体,火太急则熬不出全味,又丢失了营养成份。巧火要的是机动和灵活。三曰精调。单县羊肉汤的味道与众不同,与佐料调制有很大关系。这项操作比较讲究,难就难在高温烹煮过程中,需要根据火候依次添加18种佐料,包括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丁香等,不同火候加不同的料。时间、调料、火候三者密不可分,巧妙结合,相互作用,才成就了单县羊肉汤水乳交融、清香爽口的独家风味。
天下第一饭台山除了美名在外的黄鳝饭,还有一种饭,可煲仔饭之中的极品,那就是台山川岛的石夹螺煲仔焗饭(川岛人简称之为“石夹饭”),它拥有“翡翠玉焗饭”、“天下第一饭”、“煲仔饭中的皇后”等多个美称。
这煲米饭之所以不同寻常,主要是其食材非常特别,必须选用台山川岛特有的石夹螺。石夹螺是一种当地特有的贝类生物,附着在礁石上狭窄的石缝中,在巨浪的冲刷和大风的撕咬下紧贴石缝,其身躯蜷缩在只有2厘米—3厘米长的硬壳中顽强生长,其外形的色泽青绿,犹如翡翠。
而更加神奇的是,在石夹螺如此小巧的身躯里原来还有住客——它就是身材更加迷你的小螃蟹。几乎每一只螺里都会寄居着一只几毫米大小的小螃蟹。它们身材虽小,却壳、螯、爪等“五官”俱全,整个身体莹白剔透,寄居在螺里如同翡翠中的一块白玉——“石夹饭”的另一个名字“翡翠白玉焗饭”,就是源于此。
原来,石夹螺就是靠这只小螃蟹来捕捉浮游生物,为自己提供养料的。因此,上川岛有句俗语说“蟹仔搵来石夹食”,说的就是这种奇特的共生现象。且不说这煲饭的制作,就是为了获得石夹螺这一关键性食材都相当不容易。因为石夹螺是一种纯野生的螺,要捕捞石夹螺不仅要看天气、时节,能不能打捞到,打捞到多少除了需要经验外,全凭“天意”和运气,因此,该食材的得来已经相当不易。
做石夹饭,首先要将石夹螺起肉。它的体型如此迷你,必须依靠纯手工剥取,才能将螺肉完整地剥取出来。而一煲石夹饭,要用百多只石夹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可想而知。将起好的螺肉洗净沥干水,放入姜蒜等调料一起爆炒至八成熟,再加入用上好大米煲至干水的饭中,一起蒸熟即可。在打开锅盖的一瞬间,一股异香立即扑面而来——那浅绿色的螺肉、洁白的蟹仔在晶莹的米粒和青翠的葱花中隐现,卖相极佳。加一点油、蒜蓉、姜丝和豉油来调味,螺肉坚而不韧,有一种“波波脆”的特别口感,再配上香滑柔韧的米饭,真是极好的味觉享受。
天下第一菜天下第一菜又名虾仁锅巴,亦叫平地一声雷。苏州民间传说,清康熙皇帝下江南,微服出游,与随从走散,饥肠辘辘,来到一户农家求食。农妇取出几块焦锅巴,在锅内放上一些油,待油沸,就将锅巴往锅里稍炸后,妇人随手将一些剩菜汤倒入,然后盛起来端给康熙,没料到的是,饥不择食的康熙爷吃后竟大加赞赏,以为绝妙,于是一时兴发,提笔写下“天下第一菜”几个大字。因是御笔,从此锅巴菜成为了苏州菜系里的传统菜肴,直到今天,凡到苏州,寻找正宗苏州菜馆菜单上都会有这道菜。品尝这道菜时,鸡、虾、香菇味美,西红柿色艳,锅巴味香,再加上清脆的奇响,可谓耳、目、鼻、舌都得到满足,既热闹痛快,又中看中吃。
天下第一粥在海南三亚陵水南部南湾半岛新村港,有许多疍家渔排,这些鱼排鳞次栉比漂浮在海面上,如同一座壮丽的水城,远远望去,构成了一幅极为独特的海上景观。当年穆青到新村镇采风,第一次在疍家渔排上品尝到“刺豚粥”,便被鲜美的鱼粥所吸引,连声称赞其为“天下第一粥”。
那么,“天下第一粥”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据了解,它的具体制作方法至今仍未透露出来,只能了解到主料是新米和刺豚。所谓新米即是选择当地产的上等米作为鱼粥制作的“母本”。这里要强调的一个“新”字,一般是刚从稻田收割回不久的稻谷,碾成米后最长储藏时间不应超过10天,储藏的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以当天碾出来的大米为最佳。
至于刺豚鱼,当然是“刺豚粥”的主料,是主角。刺豚鱼是生活在海底珊瑚礁石间,周身长着又长又硬的刺,就像刺猬一样。刺豚是学名,当地人一般都把这种鱼叫“气鼓鱼”。顾名思义即是当它遇敌时,便把隐藏在皮层下的能克敌制胜的刺全部耸鼓了起来,其他水族没有几个敢在虎口拔牙,它便不战而胜,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生存了下来。
它生活在海底世界,每天遇到的对手少则几百次,多则上千次,每次它都要“鼓气”,因而这种“气鼓鱼”的皮层活动量相当大,营养价值高,尤其胶质最为丰富,是治疗胃溃疡、胃痛、胃垂等肠胃病的上等中药材。同时“气鼓鱼”的皮质还含有十几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常吃能润肤美容,益寿延年,刺豚的身价便一路飙升。近海已经很难捕抓到刺豚了,只有在西沙、南沙等海域才能捕抓到刺豚。
熬制“刺豚粥”时,先将米下锅,用文火慢煮,熬到刚好有胶质时,立即加入剁碎的鱼皮和鱼肉。熬煮一个小时左右,鲜香浓稠的鱼粥就出炉了。撒着零星的葱花、胡椒,粥几乎还是沸腾的,就被端上餐桌,味美皮鲜,米稠香浓,齿颊留香。常吃能润肤美容,益寿延年,是一道养身的好佳肴。
天下第一面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镇江锅盖面,又称伙面,是江苏省镇江市家喻户晓的地方汉族传统面食。被称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以独特的配方、奇特的工艺、混合型的口味,年10月在天津“第十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八届国际美食博览会”上,喜获“中华老字号百年名小吃金鼎奖”,已成功申报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锅盖面因在下面的面锅里加入锅盖一同煮而得名,具有浓郁的平民风格,在镇江家喻户晓。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刀切细而成,这样“跳”出来的面条柔韧性特好。
镇江乃南北交汇之地,北方的粗犷与江南的细腻相互融合,锅盖面做出来也就别有风味。做法并不复杂: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用刀切细,与一只杉木小锅盖一起下锅,再在一只小竹笼内放入客人需要的肉丝、猪肝、香肠、素菜等“浇头”,煮熟后捞起放入调好佐料的碗里即可。锅盖面,妙就妙在这小小的锅盖上。大锅里漂着小锅盖,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锅盖压住翻滚的面条,不论怎么煮,面条在锅中的位置都基本保持不变。面条贴在锅盖下,水在其周边沸腾,水与锅盖之间零空隙,煮熟的面条就特别筋道。而杉木锅盖特有的木香也为面汤增加了别样的鲜味,还起到了调味的作用。
秘法熬制的酱油,是锅盖面散发诱人香味的另一“秘密武器”。选用黄豆酱油,加入十余种佐料,如地龙、桂皮、香草、八角、南山深处野生菌菇、鸡骨等,先猛火烧沸,后调至温火熬数个小时,冷却凉透,两天后方可食用。
正宗锅盖面应该是这样的:老式煤炉,鼓风机吹起的火苗时长时短,幽幽地舔舐着浑圆的铁锅底。气雾氤氲的汤锅里,一只溜圆的木锅盖随着沸腾的水花翩然起舞,不时带起三两根变细的面条头耷拉在锅盖上。里屋的案板上横着一杆粗壮的斑竹,两位师傅就着竹竿娴熟地跳上跳下,竹竿声吱吱呀呀,甚有韵味。面团轧得韧性十足后,师傅用擀面杖把面团推卷的纸样的薄,这才不紧不慢地举起宽大的切刀,将面皮切成一绺一绺的面条丝,摊在案板上只等下锅。等面端上来,红红的汤底,细细的面条,青翠的葱花,再加上亮晶晶明晃晃的浇头,还没动筷子,心就醉了。
天下第一饺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多年历史。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老边饺子代表了整个东北做饺子馅的思路,讲究「汤煸馅」,即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剂皮制作,也独具一格。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因此,凡远近来沈客人,都愿品尝。相传我国著名艺术大师侯宝林品尝过老边饺子之后,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鸡德州扒鸡是汉族传统名吃,鲁菜经典,它的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新中国成立后,德州扒鸡更是闻名全国,远销海内外,受到广大食客的青睐,凡品尝过的人无不赞不绝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鸡”!坊间传言,德州扒鸡绝对是最适合登上火车的食物。著名吃家唐鲁孙先生有一年乘火车途经德州,就特意买了一只德州扒鸡,吃完发表了如下感言:“这一顿肥皮嫩肉、膘足脂润的扒鸡令人过瘾,旅中能如此大快朵颐,实在是件快事。”这是因为德州扒鸡讲究的是整鸡脱骨,火候到位时不仅肉烂味香,就连骨头一嚼也是又酥又香,真可谓穿香透骨了。在火车上吃德州扒鸡,根本无需费力拆分,甚至不需要餐具,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顿。曾有诗这样夸它:“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
天下第一粽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是岭南闻名的粽子之乡,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道滘裹蒸粽就是返乡港澳乡亲的必备“手信”。道滘裹蒸粽出名,是因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潮记道滘裹蒸粽。据介绍,道滘人叶潮,绰号红脸潮,当时是道滘有名的厨师,擅长制作美味佳肴。他别出心裁用晚造糯米,选用上等咸鸭蛋黄、去衣湘莲子、绿豆、五花腩肉作馅,又用五香粉、蒜蓉、沙姜、油盐糖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洗净的青竹粽叶包好,用东莞咸草扎实,做成粽子,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一位留心粽类的美籍华人食家,尝遍国内外70多种粽子,品尝过道滘裹蒸粽后,坚称道滘粽为“天下第一粽”。
天下第一饼
溪口千层饼,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溪口制作千层饼已有多年历史,它须选用上等面粉、精炼生油、脱壳芝麻、洁净焦糖,以及奉化特产优质冬苔粉等为原料,经过配料、蒸粉、制馅、造层、烙酥、包装等12道工序制成。制成的千层饼,在1.5厘米厚的小饼内并列27层隔层,故松脆酥润,油素充足,苔菜香浓,食后令人齿颊生津,老幼妇孺都爱吃,获得过国家及和省级名特产品奖。而称其为“天下第一饼”却另有原因。奉化溪口是蒋介石先生的家乡,蒋氏掌权后很想念家乡特产,曾派人把王家后人叫到身边,专门为他烤制家乡小饼,还不断地请人品尝,这种小饼因而名气日隆,最后竟被誉为“天下第一饼”。
天下第一鲜
凡靠海人家餐桌上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人敢于称自家碗里的是天下第一鲜。菜花黄的时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欢节,光着脚丫在海滩上踩,蛤憋不住气便露头被抓。“天下第一鲜”即炒文蛤,系南通名馔,南通人称其“跳蛼蛾”。这个“跳”字大有讲究,是南通厨艺所独有的。这道菜在烹制时,用旺火快速爆炒,厨师秀出颠锅绝技,文蛤犹如在锅中飞舞跳跃,加上飞火升腾的视觉冲击,让这道名菜的制作极富观赏性。因文蛤肉富含氨基酸与琥珀酸,其味非常鲜美,经过急火爆炒,使其骤然受热,表面蛋白迅速凝固,形成蛋白膜,包裹在外面,而其内部的养分和鲜汁不易渗出,这样菜肴具有饱满含液,口感骨嫩的特点。
天下第一盆
在湖北十堰的竹溪县城,逢年过节总要烹制蒸盆宴请宾客。竹溪蒸盆被誉为“天下第一盆”,年曾被中国烹饪大师戴涛带到中国南极中山站,作为年夜饭介绍给全球华人;央视七套栏目《食尚大转盘》也曾播出“竹溪蒸盆”特别节目,向全国观众介绍竹溪蒸盆。
正宗的竹溪蒸盆非常讲究,必须“分批装料,两蒸一闷”。将所要烹蒸的食物放进陶土细腻、不上釉的窖盆里,食物因人口味而定。香柏枝熏制的腊猪蹄、一年半以上的土母鸡、农家土鸡蛋、野生香菇、山药、天麻以及木耳、竹笋、土豆、莲藕等,其主料辅料及配料多达20余种。
制作时先将猪蹄、鸡肉等切成大块,与其他主料一起放入盆中,入炉清蒸。待主料蒸至八成熟时,再放入佐料,然后用煎鸡蛋皮包瘦肉饺子(当地人称之为鸡蛋盒子),铺散于蒸盆上层,再点缀菠菜、黄花、粉条等,以文火蒸30分钟。最后,加青菜叶、蒜苗,焖5分钟后,大功告成。
最终出锅的竹溪蒸盆汤清味醇、颜色鲜艳、香味扑鼻。外围的鸡蛋盒子,犹如一个个金黄的花瓣;下层的山药、土豆等,吸收了汤汁的鲜味,比肉还好吃;而最下面金黄的土鸡肉、红艳的腊猪蹄,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天下第一蛋
你可能想不到,被称作天下第一蛋的不是恐龙蛋,也不是鸵鸟蛋,而是浙江平湖特有的一种美食---糟蛋。这个“天下第一蛋”可不是自封的,而是多年前由乾隆皇帝御赐的,糟蛋也因此成为有清一代当地的贡品,还先后在第一届巴拿马博览会和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获奖。
平湖糟蛋由徐源源糟坊创制,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当年海盐徐氏在西廊下创设作场,见当地居民喜食糟鲤板、醉蟹、醉鲤珠等槽制食品,便试用酒糟腌制鸭蛋,几经试验,终于成功。所制糟蛋,香浓味美,别有风味,又耐久保藏,深受顾客欢迎。
平湖糟蛋是平湖传统食品中的珍品,其制蛋要求很高。最好选用着名的江苏高邮大鸭蛋,蛋的大小用一只特制的铁丝圈来测量,漏过着就弃去不用。糟则用上等糯米发酵而成。有一整套制作工艺,含浸米、蒸饭、配药、酿酒、消毒、洗蛋、落甏等工序,从清明前后开始,将蛋浸没于糟中,蛋间保持距离,互不接触,经黄梅、三伏,到中秋节上市。在长达五个多月的糟浸过程中,醇类、糖类、氨基酸等物质渗入蛋内,使蛋黄、蛋白逐渐早凝固状和胶冻状,同时产生具有芳香气味的脂类物质,并使蛋黄脱水、起沙、出油。
一般的禽蛋都是硬壳的,而浙江平湖的糟蛋却是软壳的。因为经过糟渍后,蛋壳脱落,只有一层薄膜包住蛋体,其蛋白呈乳白色,蛋黄为橘红色,味道鲜美。食时,用筷或小刀挑破蛋膜,即可品尝美味,不必烧煮,十分方便。邑人有诗云:“软壳糟蛋负盛名,扑鼻酒香吸引人。羊脂白玉藏琥珀,咸甜适中席上珍。”可见,糟蛋是佐餐的上等珍品。许多人吃掉糟蛋后,舍不得丢弃酒糟,还可用酒糟烹烧醉鱼、醉肉,同样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天下第一羹
在江苏徐州,有一种奇特的汤羹,名为饣它汤。“饣它”是生僻字,通“啥”。据说这道汤的前身是“雉羹”,为彭铿首创。彭铿因用雉鸡、稷米创制成雉羹治好了尧帝的病,被封到大彭国,是大彭氏国的始祖,更主要的是他的“雉羹之道”,人们便尊称他为“彭祖”。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被厨师们尊称为祖师爷。
“饣它汤”的名字,传为清高宗御赐。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雉羹,感觉味道鲜美无比,便问厨师:“是啥汤?”厨师文化不高,不知该如何应对,情急之下就随手画了一个食字和它字,意思便是吃它,并随口说:“啥汤。”啥汤的叫法便一直流传了下来。世上原本是没有这个字,但乾隆看在彭祖面子也就接受了这个自造的汉字,还封徐州饣它汤为“天下第一羹”。
年《中国食品报》发表了马市街“天下第一羹”文章;2年《中国烹饪》第二期刊登了《徐州马市街饣它汤——“天下第一羹”》的文章;6年经过层层推选,徐州马市街饣它汤又被评为“徐州城市饮食名片”,迎来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的光临。以鸡汤为基础,配以薏仁及香菇、冬笋、火腿等制成,汤汁醇浓,色白如乳,汤菜融和,六丝各色各味,鲜香中微透酸辣,腻滑中有脆嫩,色、香、味俱佳。清晨醒来的人们,都忍不住来上一碗,就着热乎劲把汤和肉一并送入肚中,用它泡油条、就烧饼,个个吃得津津有味,痛痛快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