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蒋介石,生于年,卒于年,将近百年的悠悠岁月,记录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更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作为近现代史中一个复杂面充满神经色彩的人物、蒋介石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尽的言说和难释的谜团。
正是因为有了蒋介石,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作为“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蒋介石的才能和野心是不可忽视的。
图
蒋介石
出身小康之家,童年幸福
年的中国,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此时的孙中山心怀“医亦教人之术”,放弃仕途和当传教士等职业,医院开设的西医书院(即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和一些有革命理想的同志畅谈中国的前途。尽管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但革命正在酝酿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希望。
但谁也不会想到,在遥远的浙江省奉化溪口镇诞生的一一个婴儿,用另一种方式“继续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并极大地改变了此后中国的历史。或许历史本来就是充满了偶然的必然,一切变革都发轫于人们无法预知的日常。
浙江奉化溪口镇——宁波市区的西南方向,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其实,说是溪口镇,不过是一条总长不足三公里的街市而已,蒋家的祖室就在这里,为一幢二层楼房,有屋十余间,名叫“素居”,后改称“丰镐房”。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此出生,祖父蒋斯千和父亲蒋肇聪以经营“玉溪盐铺”为生,兼营粮、酒等杂货,在当地也算一大户。
图
溪口镇
在蒋介石之前,溪口蒋家只能说是生活殷实、小康之家而已,并无什么显赫的声名。但因为有了蒋介石,“玉溪盐铺”、“丰镇房”这些生解的词话进入到了大众视野,今日的奉化溪口镇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婴儿日后的命运会如此煊赫。更不知道他会掀起如此巨大的政治风浪。
蒋介石不是蒋肇耀的第一个男孩,此前他的父亲、母亲都各自有过婚烟,但蒋家老太爷闻知添了一个男孩,还是大喜过望,亲自取名为“瑞元”,又名周泰、志清、中正。蒋介石四岁时,母亲王采玉又生了女儿瑞莲。隔一年,又生次女瑞菊。又隔一年,再生幼子瑞青。
家庭变故,体会人情冷暖,蒋介石被迫“长大”
幼时的蒋介石是顽劣异常的,人称“瑞元无赖”,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六岁就学,顽劣益甚”,让母亲王采玉操了不少的心。但好景不长,阔绰无忧的生活很快被打破,幼年的蒋介石早早地体验到了“家变”的挫折和痛苦。
年,祖父蒋斯千撒手西归,次年夏天,父亲蒋肇聪又身染时疫而殁,面对分家时亲戚们的百般欺凌,孤儿寡母坠入了生活的低谷。分家之后,小女瑞菊、幼子瑞青相继夭折,更是给了王采玉沉重的打击。据蒋介石成年后回忆,母亲“受到过很多委屈,饮泣吞声,无可申诉”。
图
蒋介石母亲王采玉
但愈是艰难挫折,母亲王采玉就愈是发奋自强。她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蒋介石的身上,从学业到做人都毫不放松,四处为儿子寻求名师,几经周折。
爱情萌芽,惨遭羞辱,后在母亲安排下结婚,却让妻子独守空房?
年,蒋介石见到邻村榆林的表妹,并产生了朦朦胧胧的爱情。王采玉知道了,自然是喜出望外,想有亲上加亲,但女方家人的一席话却给她当头一盆冷水。“瑞元那个无赖,还想做我家的女婿,谁肯嫁给他......”羞愧不过的王采玉心下暗想,你越是是这样瞧不起我们,我们偏是要找一个最好的。
毛福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了王采玉的视线。虽然当时的毛福梅已是19岁的老姑娘,但家境殷实,人又忠厚老实,勤劳能干,这样的媳妇要进来,不但可以帮忙管束蒋介石,还可以有孙子抱,何乐而不为?
年,15岁的蒋介石做了新郎官,想当然,虽然母亲对婚事满意有加,但蒋介石对男女之事依然是情懵懂懂,新婚之夜就让新娘子守了空房,他自己则躲到母亲的床上呼呼大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任人推拉叫喊都醒不了。新娘子毛福梅就这样独自垂泪到天明,度过了自己的新婚之夜。
图
蒋介石夫妇和母亲
年,奉化县城举行童子试,信心百倍的蒋介石前让应试,遗憾的是没有考中。传统仕途的道路没有走通,蒋介石开始考虑另一种人生的方向——入新式学堂。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在“凤麓学堂”和“箭金学堂”读书。
在异乡求学的过程中,17岁的蒋介石开始有了和妻子毛福梅单独生活的机会。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褪去了一些幼稚之气,有了些许大丈夫的气魄。他为妻子雇了一个梳头娘姨,还特地邀请一位林姓同学的妹妹来家与毛福梅做伴。他自己白天按时去学校,晚上及时回家,一面复习功课,一面教毛福梅识字。每逢节假日,还偕她去周围的旅游名胜游览烧香。这是毛福梅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她用传统女性的温柔和顺迎合丈夫,也希冀着他们能够从此白头到老。
东渡日本,革命开始萌芽
可是,眼界渐渐开阔的蒋介石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前途重新思考了。虽然“凤麓学堂”和“箭金学堂”除了讲经,也开设了诸如算学、英文等新式课程,但学科仍以经史为主,换汤不换药,这已无法满足求知欲很强的蒋介石。尽管他在这里接受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传统教育,不过“箭金学堂”--位叫顾清廉的老师的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家的强大,需要军事力量的壮大”,“青年欲大成求新,当出洋留学异邦”,浙江甚至中国都已经放不下他的野心,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只能出国。
图
蒋介石
当时的奉化县城,出国留洋的人几乎没有。并且,刚刚新婚没多久,无论是王采玉还是毛福梅,都不同意蒋介石出国。可此时的蒋介石决心已定,无可奈何之下,王采玉和毛福梅只得把平时积攒下来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给蒋介石做赴日留学的工资。
年4月,蒋介石登轮东渡,开始了自己的日本留学生涯。但没过多久,蒋介石忽然接到了母亲的来信,要他立即返回家乡参加姐姐的婚礼,而且口气十分坚决。
原来“姐姐成婚”是次,要他赶紧回家,早日生子是真。
一向侍母至孝的蒋介石不敢怠慢,又回到了中国。同时也为报考保定军官学校(当时的名称是“通过陆军速成学堂”)做准备,以此作为一个跳板,然后再去报考日本军校,这样起点可以更高-些。
果不其然,蒋介石考中了一所日本军官学校,但母亲和妻子却是喜忧参半。虽然考上学校确实脸面有光,可是儿子要出国,又要花钱,家里实在经不起这样折腾了。尤其是毛福梅,心情更为复杂,与丈夫聚少离多,本来夫妻感情基础就不稳定,再这样两地分离,以后可该怎么办?
图
毛福梅
但这时的蒋介石,已经是心意已决再难更改,母亲和妻子两个女人的泪水没能够阻止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亲威资助一落实,他立即与同时被陆军部保送的几位同学会合一处,乘日本轮船抵达东京,进入日本的土官预备学校一振武学堂。此时,蒋介石放弃了他自己改过、用了几年的名字——志清,又一次改名为“中正”,字“介石。还穿上军装,以一个标准军人的姿态拍了照片,分寄给国内的亲友们。在给表兄单维则的那张照片背面,蒋介石正豪情满怀地写了一首小诗,以寄托自己的理想: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几年的留学生涯,蒋介石只是家中的匆匆过客。期间毛福梅曾经怀过一次孩子,那时蒋石还在日本留学,寒假归来探亲,夫妻之间因故争吵,毛氏顶了几句嘴,他一时性起,举脚踢去,不料正踢在妻子七八个月的大肚子上。虽然几经抢教,但毛福梅当晚就小产了。这件事给婆媳两个心中留下的隐痛是深远的,婆婆生怕就此绝后,媳妇更是对丈夫的粗野性格感到极度恐惧,自此之后,整日提心吊胆。
年,整日忙于宣传事宜的蒋介石由日本回国,滞留上海。为了让儿子儿媳早日和好,王采玉亲自送毛福梅到上海,以死相胁,让蒋介石发誓不再与妻子争吵,并邀其好友张静江、戴季陶同来劝解担保。此次上海之行,终于没有白度,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诞生了,那年王氏47岁,蒋介石24岁,毛氏29岁,蒋毛结婚已将近10年。
图
蒋介石和蒋经国
此后,毛福梅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而蒋介石常年在外,在见过外面世界后,也更加看不上结发妻子,纳了外室还生了孩子,很长时间内两人只有夫妻之名,后两人离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