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边县位于乐山市的西南部,著名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就在该县的北部,峡谷的风景很美丽,加上成昆铁路行进在峡谷内,使得它成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说起峨边县大堡镇,这个曾经的老县城,知道的人就很少了,但历史上它是非常有名的,许多文献都有提及。
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羸弱,人类只能屈服于自然的力量,特别是山区的交通只能根据地形顺势而为,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都要翻山越岭,行走在高山之巅,河流之畔。从乐山到凉山地区的古道历史很悠远,其中一条主道就是从峨边县城向南,经大堡镇,一路向南进入凉山深处,是古代人员往来和文化商贸的重要通道。由于其重要性,各个朝代在这条线路上建有很多城池、关卡等防护要塞,今天仍然留下很多遗迹。
如今,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建能力大幅提高,使得这一地区的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国道、高速公路还是铁路,从乐山进入彝区的主要道路都从大渡河峡谷通过,昔日的大堡镇失去其交通重镇的作用,逐渐脱离人们的视线,被人们遗忘在崇山峻岭之中。
然而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作为当代人应当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它的历史和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本文就带领大家去了解大堡镇的来世今生。
一、大堡镇的历史
峨边名字承继于清代设置的峨边厅,今天峨边县县城沙坪镇其实和历史上的峨边关系不大。麟德二年(年)唐朝政府招抚了嘉定州以南的生獠,在此设置了沐州及罗目县。上元三年由于生獠发生叛乱,州县被占领,唐朝政府只能废弃沐州和罗目县。仪凤三年(年)朝廷又在今峨眉县罗目镇设置新罗目县(据《元和郡县图志》之嘉州目),原来的称为罗目旧县。
宋代为中镇寨,是宋朝政府控制的大渡河夷区的重镇,它的西南方向为沙汉、虚恨夷,也就是今天的峨边县城以南的大部地区和甘洛县境内,不在朝廷有效控制范围内。
明代为中镇巡检司。成化年间在栖鸡坪设置平夷堡,也就是今大堡镇。正德七年发生夷乱,又被夷人占领。万历十六年,明朝政府平定“三雄”之后,收复失地,峨边县整个地区都处于朝廷有效控制之内,嘉定府通往夷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许多关卡,有太平墩(今红花乡太平村)、永宁墩(大堡镇苦木墩)、平夷堡、镇远墩(峨边县斯合镇西河村),其中的官兵屯守的中心就在平夷堡。明末时局混乱,夷人趁机占据了蛮归岗以南的所有据点,烧毁了平夷堡和镇远墩,明朝官兵被迫撤回到太平墩防守。
清政府继承了明末管辖的地盘。顺治至康熙年间,政府为了避免汉族和夷人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严格控制汉夷之间的交往,在太平墩设置关卡,禁止汉人前往夷区。但到了乾隆年间,随着边境汉族人口的增多,为了生存,需要更多的耕地,当地居民向朝廷呈请开垦边区土地,得到了朝廷的同意,采取的方法就是汉人用银两或者盐、布匹等物资换取夷人的土地,然后开垦为田地。到了乾隆四十年,当地居民开垦的土地已逐渐推进到平夷堡以南。乾隆五十六年清政府将太平墩的守军前置到平夷堡,并更名为太平堡。嘉庆十三年四川总督在太平墩设置峨边厅,意为峨眉县之边,这就是峨边县名字的由来。
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于民国三年成立峨边县,县城在今大堡镇。年峨边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政府从大堡镇迁往沙坪镇。说明大堡镇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峨边地区的政治中心,
大堡镇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城池,不仅地处要冲,还在于其良好的地理环境,它位于官料河、长滩河流域,坐落在山谷一个平台之上,难得的平缓地形,这里土地开阔、肥沃,适合人类居住。
二、大堡镇的历史事件
既然作为交通的重要的军镇,这一带必然会发生许多历史事件,当然在文献中都有详细记录。通过研究这些文献,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古镇的过往,在此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历史事件。
1、明代万历年
在峨边历史长河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有很多,较有名的事件就是明万历15年平定“凉山三雄”的军事行动,所谓“三雄”指的是当时居住在凉山地区三土司的首领,分别为腻乃的撒假、雷波的杨九乍、黄琅的安兴。他们的叛乱引起明朝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徐元泰向朝廷奏请平定“三雄”之乱,得到了万历皇帝的批准,他采取“雕剿”之法平定叛乱,即雕捕猎的办法,抓住时机,利用速度,快进快出,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解决问题,而不陷入长期的消耗战。
万历十五年十一月,明军兵分三路进剿。徐元泰在给万历皇帝的奏折中明确提到:“因议用兵五万,分三哨(支的意思),一自马湖、一自中镇、一自建昌,及播州、酉阳、平茶、邑梅、天全、乌蒙诸土司并行调集。马湖将郭成、朱文达、万鏊、田中科;中镇将周于德、滕国光;建昌将边之垣、宰调元、王之翰、杨师旦”。
在边疆地区动用五万人的兵力对朝廷来说可算是很大的军事行动了,也是这一地区记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奏折中提到的“中镇”为今峨边县城。这一路明军由游击周于德、滕国光率领,率先进剿,从峨眉、龙池一线直抵大渡河边,渡河到中镇。又兵分两路,一路由周于德带领天全土司的土兵走七盘子、红花溪、蛮归岗(今解放岗)、官料河,依水扎寨;另一路由滕国光带领的酉阳兵由棬木(卷木村)、后兰溪一线占领茜鸡坪后,从冷碛关准备过长滩河,但被对岸的夷兵所阻,改由梯子崖渡过河,夷兵战败,沿着长滩河上游逃走,明军紧随其后占领斯栗坪,翻山至热水(热水村),在此两路兵合一处,再向南沿着官料河而上。进抵大小木瓜等地,灭掉白禄等夷首,从而完成此路官兵的进剿任务。
2、清道光年
今峨边、马边以南的夷人聚众出凉山,在峨边、马边一带的汉族居住区域抢掠,苦林坝、接官坪、杨村、红花溪(红花乡)等乡场被烧毁,居民流离失所。峨边通判徐九道,贵州人,大定进士,道光十一年就任。他及时上报警情,峨边当时属于宁远府(府治今西昌)管辖,建昌总兵张必禄派遣参将唐永清带兵人,加上峨边本地的乡勇共计一千多人,并调用七县的军粮,开始进剿,但相比万历年间那次进剿,其规模小了很多。
清军同样采取“雕剿”战法,从太平堡出发,首先进攻冷碛关对面的化林坪(化林村),捣毁夷人居住的巢穴。几天后追剿至黑鸡坪(金岩乡团结村),随后进至西河(斯合镇)、大小木瓜,然后向西翻越鱼子口雪山,进抵大赤口(甘洛县吉米镇),然后向北经过清溪县(汉源县)的大田坝回到太平堡。历时一个多月,经过10多次战斗。路过之处夷人纷纷投降。
战后,为了增强太平堡方向的防御,唐永清和徐九道商议,在大堡以南三十里设置双溪口汛(双溪村)设置千总署,分别在大堡南五里的冷硗关(冷碛汛)和东南二十里的梯子崖设两把总,这两处和太平堡形成掎角之势,遇到敌情可以相互支援。并在太平堡东南三里的地方建大炮台,炮台上配置了三门劈山炮,炮长约七尺、口径一尺。炮台西、南两面地势险恶,为月牙形,弧长约米,高约9米,基础为砌石,环筑如城堞,背靠老鹰山,炮口对面视野开阔,为夷人通往太平堡的两条古道,清军在此重点防御,可谓煞费苦心,但效果显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3、清咸丰年
正值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清朝政府为对付太平天国,从全国抽调各地官兵参加围剿,峨边厅也被抽调,造成戍守兵员不足,防守空虚。夷人乘此机会作乱。咸丰三年三月一日,夷人分三路进入峨边汉人居住的地区,烧杀抢掠,一路从马边翻越药子山,经过麻柳坝、苦竹坝;一路从白沙河、后兰溪、棬木至沙坪;一路从化林坪、太平堡、蛮岗岭、红花溪。夷兵每到一处风卷残云,乡市被烧毁,杀害和掳走的平民达八百多人,还包括牛马等财物,边区一片肃杀荒凉。
咸丰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峨边通判李毓林、参将李登鳌带领一千多人的官兵,想欲雪前耻,分两部出击,一部由梯子岩过河,另一部由冷碛关过河,直冲上化林坪。这时候夷人故意势弱退回到山林,而清军只看到空空如也的房屋,便纵火焚烧。当清军开始察觉有埋伏的时候,已为时过晚,夷兵突然从树林里冲杀出来,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面对这突然之变,清军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慌忙撤退,但夷兵很快冲散清军的队伍,背后又是深深的长滩河峡谷,慌乱之中,有很多清兵跌落在沙墩岩和鹅颈项,共计有六百多人,可谓一场惨败。
李毓林对这场失败总结为,夷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熟悉地形,吃苦耐劳,爬陡峭山路身轻如燕,如履平地,而清军都是汉人,不熟悉地形,不善于登山,动作笨拙,突遇敌情,慌不择路。本为复仇之战,却落得个雪上加霜,大败而归。
清军和夷人数次战斗都是败绩,这段时期呈现夷人强、清军弱的态势。
清军咸丰四年防守态势和进兵线路
3、清同治年
由于夷人在峨边长期出没骚扰,边区满目疮痍,田地荒芜,道路不通,商贾绝迹。峨边新任通判于滕,进士,山东郯城县人,他到任后,为此特向成都将军四川总督吴魁禀报,希望派大军同样采取“雕剿”之法进剿,以解除边患。但吴魁没同意,他说“黑夷亦天地所生,岂容尽灭……黩武穷兵古人所诫,近岁马边雄普之事徒劳无功,切堪互证也,所请派兵剿灭断不可行。”他提议采取“安攘至善之谋,诚守边防最为极务……大凡控驶外夷贵乎镇静,勿贪功轻进,勿冒险穷追”的积极防守之法,吴魁的策略更显怀柔。
最先派武安军出战,但失利了。吴魁考虑到这些绿营军战力羸弱,作风散漫,不能应对边防的压力,为增强防务,同治十二年腊月,又调集战力较强的达字左右二营(应为黔军)到太平堡,由田应豪率领,全为满兵,他们装备了绿营兵没有的前膛枪,夷人没有见过,以为新来的清军和以往软弱可欺。正月他们出动六七百人围攻月儿坪兵营,但被满兵击溃。二月夷人又有两千余人从化林坪进攻清军的冷碛关营垒,张占魁率领满兵到达冷碛关防御,官兵前膛枪齐发,安放在大炮台的劈山炮,也对敌开火,隆隆炮声在山谷回荡,这一战夷兵死伤累累,战死者有两百多人,并抓获夷首两人。
此战对夷人的震撼很大,开始畏惧装备了前膛枪的清军,把前膛枪称为鬼炮,认为有天神相助,不可战胜,随后峨边十三支夷人部落首领带领夷人悉数投降。为了表示诚意,每年纳粮,并在太平堡衙门旁,刻碑存记。通过这场血腥之战,边境安宁了很多年。
三、大堡镇的今生
大堡镇丰富的历史令人神往。春节刚过不久的早春,天气还是有点凉,利用假期,第一次驱车踏上去往峨边的路程。从成都出发只需三个多小时,而且全程高速,快速缩短了空间距离,这是古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一下高速,过大渡河就是峨边县城,即唐代旧罗目县、宋明时期的中镇。从县城向南,为了探寻古迹,没有走大路,而是沿着昔日的古道向南走乡村公路,穿越山岭向大堡镇而去。
关于这条古道线路走向,明代《四川土夷考》中有详细记录:
渡中镇河(今大渡河),有中镇巡检(峨边县城)戍之,又十七里而至太平墩(太平村),墩又两岐……左路上蛮鬼冈(也叫蛮归冈,今解放岗),冈势险峻,树木丛杂,入冬徂春烟雾不收,雨雪层积,即夷人亦鲜踪迹。又十五里至空木,即永宁墩(今苦木墩),八里乃至栖鸡坪,今筑平夷堡处(即大堡镇),城池候馆咸备焉,由栖鸡五里至泠溪(冷碛),二十里至热水河,十里至四百囤,又二十五里而至西河,设有镇远墩。
通过这段记录,我们很容易找到古道遗址,今天的乡村公路基本和古道重合。但路很狭窄,有的地方仅容单向车辆通过,要是遇到对向来车,还是件麻烦事。
从山路来到的第一个地名就是七盘村,文史所称的七盘子,也叫七盘营,它坐落在大渡河南岸,是古道重要的地名,清代在此地设置兵营驻扎防守。清代青神县县令陈登龙出访汉源、峨眉一带,留下很多文字和诗歌,他路过七盘子时,有感写下了一首诗,名叫《七盘子怀古》。
中坪道上树纷披,七折蛮冈叠叠奇。
一路人民谈轶事,当年曾是驻军时。
七盘子大渡河沿岸风景在七盘子看见一座碉房,宋书忠宅碉,年代不确切,是峨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碉房是由条石砌成,非常坚固,周围地名也有周碉房、王碉房等,说明由于过去时世混乱,为防御的夷人侵犯,汉人在这一地区建了很多这样的碉房。
宋书忠宅碉到了太平村(文献上的太平墩)再往前就是步行的古道,汽车不能通行,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走古道,翻越蛮归冈,而是走对面山腰的公路。正是一场冰雪过后,路上全是冰雪路面,昔日的蛮归冈已在一片云雾之中,看不清楚其真切的面容,真的是如同《四川土夷考》中描述的“冈势险峻,树木丛杂,入冬徂春,烟雾不收,雨雪层积”的一样,风景确是很美。
“烟雾不收,雨雪层积”
可以借用陈登龙路过蛮归岗写下的一首诗,《登蛮归冈有感》来看看昔日古人的感受。
西南三师护雄关,任尔征任去复还。
引隼出尘看啄虎,骅骝载道说归蛮。
东环大渡云千里,北控峨眉月一湾。
十二岭夷都向华,边疆从此慎防闲。
遥望云雾中的蛮归冈
下山通过空木墩,再缓坡向上就是大堡镇,古城面积不大,环绕它走一圈也就两只烟的工夫,镇上没有大型建筑、高楼,依然保留了过去的朴实和宁静。此时还处于春节期间,还有零星的鞭炮声在古镇上空回响,街上人们相互间的关系热络,彼此打招呼,脸上的表情流露出轻松和愉悦。
走在街上还遇到了居民举办坝坝宴,厨师在街上用砖堆砌炉灶,架起大铁锅,为十几桌的客人提供美食,他们边吃边大声说话,脸上的微笑荡漾在每一桌。这里比较有名的小吃是牛肉米线,不仅干净,味道还不错。
镇上的居民基本都是本地人,游客很少,居民除汉族之外,彝族同胞也很多,呈现出民族团结,和谐相处,祥和之气。不知道是彝族同胞的什么黄道吉日,最近几天随处看到迎亲结婚的场景,新娘和新郎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迎亲队伍在街上通行,俨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镇政府坐落在原清代衙署所在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峨边县志》交代得很清楚,“县署在城中略近东门,正对西南前清主薄署也,乾隆五十六年主薄捐建”。正对政府大门的右侧50米就是东门。昔日的建筑不在了,被楼房所代替。走进政府大院,遇到工作人员询问事情,其态度非常谦和友善,说话井井有条,思维清楚,可见现在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良好的素质。
大堡镇残留的城墙源于明代,到了嘉庆十八年,由于明朝土城破败不堪,峨边通判杨国栋另外择地,改建为石城,有东、北各两座城门,周长约多米,高约6米。道光十五年,通判濮瑗又增修了南门,名叫“抚彝”,城墙长度增加到了0米,高度一样,北门叫“福禄”。年,大堡城墙被拆了80%,只有少数城墙时隐时现于民居地基、院墙之中。
东门城墙遗迹城墙遗迹
城墙遗址
城隍庙
大堡镇政府,衙署旧址东门遗址东门城墙遗迹
从大堡镇往南5里就是冷碛关。乾隆十八年三月,峨边营守备董奉文对这一线的交通进行了详细勘察,其中就介绍了冷碛关附近的道路交通情况,说得非常细致。它讲到“平夷堡再五里即冷碛关,二外悬崖绝壁中通鸟道,诚为险要,关下即官料河,之上游有浮桥一道,对岸顺河而下数里即官料河,可通和尚田”。
董奉文提到的官料河上游实为长滩河,站在冷碛关就能看到对面的化林坪,中间为长滩河峡谷,很幽深。对面山崖上“之”字型古道依然是清晰可辨,就是前文提到的咸丰三年清军在此惨败,跌落损失许多官兵的战斗,为冷碛一路官兵经过的沙墩岩,。
清代李述尧称冷碛为川南第一关,他在《冷碛南屏》中写道:
扼要咽喉寸倌间,天王旗下服群蛮。
试从江上经三峡,始识川南第一关。
倒影铁绳为锁輪,竞敲铜鼓喝刀环。
摩岩欲勒旗亭句,一片孤城万仞山。
冷碛关遥望对面的化林坪和沙墩岩
过了浮桥到沙墩岩,不上山,顺河而下数里就是鹅项子,站在河对面看鹅项子,其山形的确和鹅长长的脖子很神似,不得不为当地民众的洞察力而感叹了。围绕鹅项子的旧路依然可以看到。
鹅项子
清人刘星南描述鹅项子的《鹅项秋风》把这一带的风景描述得很鲜活。
鹅项高坪一顶撑,茫茫四顾野烟生。
秋风飚促沙尘起,朔气涛飞海浪鸣。
泻玉西来声瑟栗,嗽金南土色晶茔。
东湖山下肥梁稻,鸡犬人家乐岁赓。
从大堡镇出发,沿着万达路向东南方向寻找梯子崖,沿途都是汉、彝族杂居之地,询问当地居民梯子崖的位置,但都说不知道,可能经过时代久远,没人知道以前的旧名,但问到以往老路在什么地方可以过河到对面化林坪和长河滩时,就得到了答案。走过一片被山火烧毁的树林之后,就看见史书中记载的梯子崖古道,是当年官兵和夷人作战走过的道路。如今看到它还有点小兴奋,河谷对面的古道很清楚,但桥已不是原来的,但位置没变,只是换成了铁桥。
民国时期常隆庆等人组织一个调查组深入凉山进行考察,在出版的《雷马峨屏考察记》中对美姑到峨边的古道有详细的记载,其中对梯子崖这段路是这样描述的:
二十七日(年9月),行十里到斯栗坪(三坪村)。河水至此成一大曲,乃上山行。十里到基漥布、打劫山(也叫横山)。由此可望峨边(大堡镇)。又五里,涉长滩河,上梯子岩(梯子崖)。有汉人验卡,但无人驻守,然已可谓入汉人境地也。回望凉山,重峦叠嶂,云雾迷离,乃摄影以为纪念。更西北行,经一斜坡地,陇亩遗址,尤可按寻。十五里至乾流沟。此十五里皆系汉人弃地,而夷人也不往放牧,乃一中立区域。过乾流沟,乃见汉人,熙熙攘攘,大有太平景象。更五里即至峨边。
这段叙述坝这段路的情况描述得很清楚,说明在抗战时期,峨边通往美姑凉山深处道路在梯子崖过长滩河,翻越横山,然后逆长滩河而上。梯子岩是汉地通往夷区的重要关卡,怪不得明清时期,在梯子崖设重兵把守。
梯子崖遥望长滩河即对面的化林坪长滩河峡谷中的渡桥
00:14站在冷碛关的沙墩岩遥望长滩河对面的化林坪,还是那个峡谷,古道依旧,仿佛能看到当年两军在此作战的场景,燃烧的房屋,厮杀的呐喊,回响的炮声,以及山崖坠落的士兵绝望的叫声。而如今听见的只有峡谷里溪水潺潺,看到的是远处是静静的山林和山顶的凌霜傲雪。
历史渐渐远去,背后的大堡镇,兵戎相见之地已是麦苗飘香,菜花盛开,呈现“梅花有意共争村,一缕寒香清鹤邀,千岩万壑树已暝,红尘不到净烟敲”的景象。汉族和彝族同胞同处一城,一片和平与祥和,他们洋溢的笑脸告诉我们,和平是这个世界上最弥足珍贵的东西,一切纷争不需要用杀戮来解决,愿战争远离我们,也远离这个星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