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发展 >> 正文 >> 正文

广安蓥城农民钱袋子更鼓了人民资讯

来源:溪口 时间:2025/1/23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游青张开凡记者游伍琼)“我这梨子又甜又脆,入口化渣,而且无公害……”8月16日,在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的蜜梨基地,村民邹昌平向过往游客推介自家蜜梨。“今年‘黄金梨’有2万多斤,可以卖到10多万元。”邹昌平说,除了黄金梨,今年丰产的还有另一个品种翠冠蜜梨,产量和收益也都很可观。

邹昌平有一个年出栏头肥猪的养殖场。年,他在月亮坡村流转土地余亩,搞起了蜜梨种植,并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邹昌平充分利用养殖场猪的粪便和尿液发展沼气,利用沼液浇灌梨树,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保证了蜜梨的品质。“正式挂果3年来,每一年梨子的产量都稳定在10万斤左右,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邹昌平说。

在蜜梨基地,通过承租返包、借地还园、合作经营、五五分成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多户群众增收致富,普通果农年收入达3万至5万元,农民股东年收入达5万至10万元。蜜梨成为山区群众的致富果。

怎样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问题?近年来,华蓥市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来抓,因地制宜发展蜜梨、葡萄、油樟、花卉等特色产业,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华蓥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同比增速13.5%,位居广安市各区市县第一。

“首要的就是狠抓稳产保供,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华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庆生说,华蓥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制和菜篮子工程市长责任制,出台《关于切实推进农村撂荒地的意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力抓好防灾抗灾、防汛抗旱、虫口夺粮等工作。据统计,华蓥市完成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5万亩,完成粮食产量1万吨。

在阳和镇龙山寨村,去年年底引进的新希望六和种养循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该项目占地20公顷,总投资5亿元,项目采用“种猪+育肥一体化”模式运营,建成投用后可年出栏生猪17万头。今年,华蓥市建成投产兴隆村青草农业有限公司、柏木山村泰奕养殖家庭农场、谭家桥村义林种猪养殖有限公司等生猪养殖场,累计完成9.05万头,存栏11.45万头,带动3万种养农户增收。

“增收基础有了,关键还要兴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华蓥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汤伟林告诉记者,华蓥市加快构建蜜梨、葡萄、油樟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加农户”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拓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价值,带动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余元。

今年年初,溪口镇袁家坝村引进了一家酒业公司种植高粱。半年多时间,该公司自种的多亩高粱和村民种植的50多亩高粱喜获丰收,总产量达8万多公斤。高粱产业的发展,不仅使余亩撂荒地得到充分利用,还增加了村民的土地租赁收入和劳务收入,受益群众达到多人。

今年以来,华蓥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扶贫基地提质增效等一系列惠农工程,持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全面落实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生猪补栏等各项惠农政策,带动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元以上。同时,通过开展劳务品牌培训、返乡创业培训、“春风行动”、定点联系企业等方式,有效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余元。

此外,该市还通过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等方式,带动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增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