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发展 >> 正文 >> 正文

蒋介石当年策划的一起绑架案,过程相当讲究

来源:溪口 时间:2024/12/28

年的一个夏天,奉化北门外首富夏全木的府门前,来了一顶八人抬的轿子,为首之人手持大红请帖,敲开了夏府的大门。

那人恭恭敬敬地向夏全木说道:

“外地有一巨贾来到溪口谈一笔大生意,他家老爷资金不足,特请夏老板前去,一起商议看看能不能合伙将这笔生意拿下。轿子已经停在府门之外,望夏老板能够赏光屈顾。”

夏全木问他家老爷是谁,在得到答案之后,他便有些心动了,因为那人是自己老相识,定然骗不了自己。

自己离溪口不过十里地,一天足以来回,而且来人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谈吐不俗,给人以极好的印象,因此夏全木没有任何犹豫,便立即出门坐上了那顶接他的轿子。

这几名轿夫抬轿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把轿子抬到了奉化溪口的雪窦山,下了轿子,众人将夏全木迎到了一个屋内,然后便摆出酒菜,请夏全木吃饭。

夏全木心里犯起嘀咕,怎么说的那个老板没见,就连请自己来的那个熟人也没出现,这是什么意思?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自我介绍,他叫蒋介石,此番请他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筹集革命经费。

他这一说,夏全木才知道,闹了半天,自己竟然被这帮人请了财神,浙江这边,管绑票叫请财神。蒋介石和陈其美在上海起兵讨袁,后来兵败逃回奉化,为了筹集继续革命的经费,只好把主意打到当地富户的头上。

蒋介石刚开始倒不提多少钱,他给夏全木讲革命,从辛亥革命胜利,讲到二次革命失败,他这边滔滔不绝,夏全木则是一脸死灰。

最后蒋介石给他说:“革命尚未成功,但前途一片光明,眼下缺些经费,需要各方大力支持。”

夏全木虽然心里不赞成革命,但此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也只好点头称是。

随后,蒋介石让人拿来纸笔,让夏全木写了一封家书,书上这样写道:

“请速筹款一万银元,以十日为限,送往来人指定地点,切切,我在此均好,请勿挂念。”

随后,蒋介石派人将书信送到了夏府夏全木的妻子手中,夏妻得信,立即联系亲朋、账房,东拼西凑,最终凑齐一万银元,送到了上海某处。

在这段时间里,蒋介石陪着夏全木在雪窦山游山玩水,每天好酒好菜地招待着夏全木,没事就跟他灌输革命思想。

过了几日,得到了钱款收到的消息之后,蒋介石将夏全木放下山,临行前他对夏全木说道:

“我们好请好放,你也不要报官,希望咱们以后能成为朋友,我现在是官府缉拿的逃犯,你报不报官其实都一样,不报官,留条后路,日后革命成功,也好想见。”

夏全木回到家中,损了一万大洋,虽然让他肉疼不已,但左右衡量之后,最终他还是选择忍了,没有告官。

他的这个选择,也让夏家最终因祸得福。

后来,夏全木的儿子夏定峰从军校毕业,报考蒋介石的侍从室。

蒋介石拿着夏定峰的履历表,当他看到夏全木的名字之时,不禁感慨,实在是太巧了,为了报答夏定峰父亲当年的一万大洋,蒋介石立即批准准许录用,随后很快又将夏定峰从少校晋升为上校。

这也算是夏全木当年的祸事,在儿子身上转祸为福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