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黄山在线
信守诺言彰显一个人的品德和境界。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村民汪锡熊,紧跟祖父汪蓉舫、父亲汪恒运步伐,三代人连续57年义务为村民送信践行诺言的故事在当地成为美谈。
故事还要从年说起,时任溪口乡邮递员的老苏找到汪锡熊的爷爷汪蓉舫,请求其为邮局做邮政代办,将邮件分发到村民手中。汪蓉舫是个热心肠,他知道这个事吃力难讨好——分文不收无利可图。但想想好歹能为村民做点实事,于是爽快答应:“好,我可以送。”正是这一句诺言,让他和子孙付出了数十年的坚守。
自此,石田村的大街小巷,每天都能看见汪蓉舫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这一送就是15年。等到年,汪锡熊的父亲汪恒运退休回到石田村,考虑到父亲汪蓉舫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就不允许他送了。谁知汪蓉舫说:“我不送可以,你来替我送。”就这样,虽已退休的汪恒运干起了新工作。
改革开放后,祖国快速发展,邮件也陡然激增,特别是多了不少来自港澳台,甚至是国外的邮件。寄信者大多离家多年,地址和名字对不上,无法投递。汪恒运老人来回奔波、仔细打听,让许多信件“起死回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位朱先生离家30多年杳无音信,突然来信打听其舅舅一家情况,可其舅舅一家早已迁走,这封信便没了着落。汪恒运老人看着信件,很是着急,就主动写信给朱先生,告诉其相关情况。几次牵线搭桥,最终让朱先生和其舅舅家联系上了,失散亲人终团圆。
年,汪恒运80岁了,腿脚不灵便,于是送信的接力棒传到了汪锡熊手上。哪怕是年85岁的汪恒运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儿子:“送信是自爷爷辈就传下来的承诺,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出差错。”
夏日里,汪锡熊顶着烈日送;寒冬中,汪锡熊冒着大雪送。对于他义务邮差的印象,村民都说:一双沾满泥土的旧军鞋,一件几近褪色的旧军衣,每天在村子中步行两三公里,汪锡熊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帮我们送了无数信件、代领了数不胜数的包裹,且无一错漏。邮局的新员工有时搞不清楚收件人的,就干脆放在汪锡熊家中,让他帮忙找寻。多年的送信工作,汪锡熊也掌握了一定规律,他说,“每天上午,我都会守在家中等待邮递员过来,只要有村民信件,我都会及时准确送到村民手中。一般午饭和晚饭时间,田间干活的农民都回家了,这时候送信最好。”
如今,汪锡熊也75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走街串巷送信。汪锡熊的亲人都劝他:“也快送了20年了,该休息休息了。”而汪锡熊的回答令人心生敬意:“我是一名党员,只要我身体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一句话,一辈子。一个诺言,三代人共同守护。汪锡熊家庭因此获评黄山市文明家庭,他本人亦获得“安徽好人”荣誉。
值班编辑:程红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