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两极、两江走廊、全域美丽”空间发展战略—龙游瀫核心区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行走在夏日的龙游,衢江、灵山江曲折蜿蜒,两岸村庄星罗棋布,山水田园如诗如画,未来乡村、数字农场、未来农业园区精彩绽放,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斑斓画卷徐徐铺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两个先行”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应有之义。近年来,龙游坚持小县大城、城乡融合不动摇,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扎实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力建设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区域明珠。
年,龙游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幅6.6%;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幅14.9%。该县获得省级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县域风貌样板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大满贯,跻身全省新一轮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书写了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水平建设未来乡村美好生活的龙游实践。
溪口镇“一镇带三乡”片区
产业振兴
农业“双强”逐浪高
绿植长廊、荷塘鱼跃,初到龙和渔业园,便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亩基地内波光粼粼,工作人员忙着捕鱼装箱,将其运往杭州等地的老百姓餐桌。
龙和渔业文化园是一家集科普培训、休闲垂钓、餐饮美食、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项目占地亩,总投资1.8亿元,建有科技养殖示范中心、国际垂钓中心、农民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农民人,带动多家农户发展水产养殖业。
“龙游县大大小小的山塘、水库有余座,优质水资源丰富但是分散,缺少整合。”龙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老百姓自己养鱼,没技术、愁销路、品控难成为龙游渔业发展的最大痛点。
为了实现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年5月,龙游县新成立龙和渔业共富培训中心,有力推进“新蓝领、新农人、新工匠”培育。同时,强化与省农科院、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研发合作,制定出《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浙江龙和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成为全省第一批数字渔场。
科技赋农、产业兴农,渔业的蜕变是龙游县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的缩影。
作为浙江省产粮大县,龙游县坚持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数字赋农,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的龙游路径,成功争取万元省级农业“双强”项目补助资金,被评为全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为了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龙游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行“智慧粮脑”“耕地智保”等应用,实现“两非”精准管控,长效治理;还创新“稻-豆-油”三熟制模式,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稻-豆-油’生态高效生产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亩均产出率,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去年10月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龙游成功举办“稻-豆-油”生态高效生产模式示范现场会。
据悉,省农科院与龙游县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粮油、蔬菜、果品、绿色防控、机械化生产等农业领域,开展院地合作。通过推广“稻-豆-油”三熟制模式,年,龙游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2万亩、粮食总产量2.4亿斤,荣获浙江省“粮食五优联动示范县”。
周边村民在龙游国际花菇产业园内采摘花菇,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团石未来乡村生活馆
城乡融合
“小县大城”绘新景
诗画般的田园风光,诗境般的乡村生活。走进小南海镇团石村,环境卫生、村居整洁,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未来生活馆等活动阵地匹配齐全,夜市、夜吧、夜跑、夜骑、啤酒节、迷你马拉松等精彩活动接连不断。
“团石村位于龙游‘两江走廊’乡村振兴核心区小南海片区,从年开始打造,整个沿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南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振说。
团石村的变化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为发挥衢江、灵山江交汇处这一独特优势,龙游县统筹连片推进“两非”整治、生态治理和风貌提升,集成打造山水相依、稻浪滚滚、产村人文融合的“两江走廊”诗画风光带。
同时,龙游县坚持“小县大城、整体大美”,实施“一核两极、两江走廊、全域美丽”空间发展战略,打造具有田园风光、乡村风情的“龙游瀫”核心引擎,片区化打造龙南溪口、龙北塔石“增长极”。
“龙游县南部山区空间分散、聚落多元,几个乡镇普遍存在发展难、服务难、资源高效利用难等问题。”龙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游县以溪口未来乡村建设为契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以未来乡村为综合服务核心的幸福生活圈,有力推动了区域抱团发展。
近两年,通过溪口未来乡村辐射带动,“一镇三乡”经济保持平稳高速增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4.54%,村民年人均增收10.2%以上。截至目前,龙游县共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个、特色精品村27个、新时代美丽乡村个、未来乡村4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个。
近年来,龙游县发力农民集聚转化助力共同富裕,出台了《龙游县“小县大城共同富裕”农民集聚转化实施意见(试行)》,走出了一条“城乡互动融合、集聚发展共富”的蝶变之路。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溪口镇枫林村村民叶女士说,住在老家的时候她没有工作,搬到城区后,她被推荐到小区来料加工点上班,其丈夫也在溪口镇开发区工厂上班,现在夫妻俩年收入十几万元。
从“公司化运作、市场化安置”1.0模式,到出台金宅地、金房券“两金”政策2.0模式,再到共富愿景下的农民集聚3.0模式,龙游县为集聚农民准备好了技能提升、就业帮扶、创业贷款等组合拳。年集聚人口人,农业转移人口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实现“搬得起、稳得牢、富得快”。
富美同频
“诗画龙游”向未来
优质项目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和支撑。通过迭代升级“两江走廊”诗画风光带主平台,年诗画龙游吸引了“六春湖·龙之梦”乐园、湖镇两山新能源综合体、“美丽牧场—士元养殖小区”等优质项目入驻,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有了新渠道。
投资2.8亿元的龙游国际花菇产业园是衢州市的共富试点。走进“智慧花菇大棚”,一排排菌棒整齐地躺在架子上,鲜嫩的花菇从菌棒上冒出。摘菇工人挨个打量,并将成熟的花菇摘下。这些小花菇在高科技的“加持”之下,成了促进村民增收的大产业。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都通过智慧农业系统控制,改变了过去农业种植靠天、靠季节吃饭。”龙游国际花菇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平台+基地+农户”模式,花菇产业园正带领周边村民奔向共富。年以来,该园带动周边就业多人,促进就业收入多万元,并为5个试点村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万元。
强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龙游县立足“畜禽、渔业、笋竹+黄茶、中草药”的“3+X”特色农业产业,构建完善村播体系,探索社区支持农业CSA“同心共富·八个一”产业联盟,引进香满亭菇业、龙和蔬菜等亿元以上共富项目,探索形成“飞鸡模式”“龙和模式”“花菇模式”等富民模式,打开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大门。
以“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为目标,龙游县突出产业兴村、工坊富民,高标准推进“一乡一品百村十坊”共富工坊建设,先后吸引余名优秀青年、乡贤回归,建成“共富工坊”68个,吸纳从业人员余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开设了乡村振兴讲堂,邀请农业专家集中授课,年培训人员多人次,培育机耕队、植保队等50余名农业‘土专家’。”“米老大”共富工坊常年雇工余人,辐射带动多户共同致富,年支出工资总额多万元,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近万元。
在龙游,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接下来,龙游将加快构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乡村振兴新格局,努力为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贡献龙游力量。
全省第一批数字渔场—龙和渔业文化园
和美乡村百花园——
龙游
线路名称:醉美两江·动感乡村游,包含团石村、浦山村、溪口村。
特色推介:沿线既能领略衢江沿岸壮美的景色,又能感受到畲族乡村独有的民俗风情,享亲子研学之乐,还能在灵山江畔观山清水秀,品龙游小吃,感受乡愁模样,望见龙游乡村振兴“团结一心、点石成金”的美好未来。
线路名称:醉美两江·生态观光游,包含官村村、官潭村、石角村、溪口村、沐尘村。
特色推介:可以打卡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姜席堰,观“官村八景”;可以漫行官潭,赏灵山江如画美景;可以漂游石角,一览两岸奇山密林、云雾缭绕;到龙南山区,享天然氧吧,观竹海云山,体验畲族民俗风情。
线路名称:醉美两江·文化体验游,包含周红坂村、张家埠村、曹垅村、地圩村、星火村、溪底杜村。
特色推介:到龙游石窟,探寻千年未解之谜;穿梭于亭台楼宇间,感受红木文化的魅力;到张家埠村、星火村,看百年老街再现繁华,品特色美食;到地圩村,体验党建文化;到溪底杜村,观斗牛赛,玩水上乐园,享受悠闲时光。
龙游黄茶
(本版图片由龙游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黄丽丽朱允刚徐文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