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介绍 >> 正文 >> 正文

发红包送温暖免费游浙江两部门联合发

来源:溪口 时间:2023/6/2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

都市快报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组织留岗员工培训、到员工老家慰问家属……今天下午,浙江省经信厅联合省人力社保厅召开媒体通气会,通报两厅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留员工稳生产确保经济高质量“开门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相关情况。根据《通知》意见,我省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地方和企业春节期间留员工、稳生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促进经济高质量“开门红”。

摄影

朱文科

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我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冬春季及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抓好返乡人员健康管理,引导辖区企业省外员工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当地,尽量减少远距离流动。《通知》就是根据这一文件精神,由两厅联合制订印发的。

《通知》主要包括鼓励外地员工留浙过年、鼓励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做好要素服务保障、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四方面内容。

其中,鼓励外地员工留浙过年的指导意见表示,各地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有条件的地区可给予适当补助。组织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慰问坚守岗位的员工,营造关心关爱外地员工的良好氛围。对确需返乡过年的外地员工,引导企业错峰放假,尽量减少出行压力,降低疫情防控风险。

凌云说,我们鼓励引导企业的省外员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在浙江过年,并落实各地政府务必做好关心服务工作,全方位做好留企员工的生活、出行、娱乐、安全等服务保障工作,就是为了留住外地在我省的务工人员,降低感染新冠的风险。当然,对确需返乡过年的外地员工,我们倡导各地政府要引导企业错峰放假,尽量减少出行压力,降低疫情防控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前国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全球需求总体较为疲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因此,鼓励地方和企业春节期间留员工、稳生产,也是为了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实现经济高质量“开门红”。

省人力社保厅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根远介绍,全省各地纷纷响应、积极落实,倡议大家“留浙过年”。当前各地采取的举措主要包括政策留人、培训留人、倡议留人、关怀留人、权益留人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措施,实现留人、留岗、留心。

如宁波奉化区向每位留岗省外员工发放元红包补助、元现金消费券、元溪口景区门票等福利;温州对持有居住证且留温过年的外来员工给予新居民积分奖励;对年一季度工业产值达标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丽水对留岗员工给予每人每天最高50元的加班补助和用餐保障补助,对加班追产的企业实际发生的电费、蒸汽费进行补助。

在宁波鄞州区云龙镇,总工会及镇商会联合倡议企业对于安心留守的省外职工发放元压岁红包,目前已得到近家企业响应,已经发放出50万元留守红包。

温州还鼓励企业、培训机构在春节生产空档期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宁波对按规定自主开展培训的企业给予最高每人元的补贴。

金华则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景区让一点”的形式,组织外来外工人员免费畅游金华,并组织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的博物馆、城展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文体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定期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当地工会还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春节慰问对象,并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到省外劳务输出重点地区,走访慰问部分留金外来务工人员家属,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金华工作生活。

杭州、温州等地还实施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督促企业依法落实加班工资发放、假期加班调休等举措,加强保障留守员工合法权益。

据介绍,各地举措效果十分明显,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外来务工人员的留守意愿普遍较高。在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多名员工中有80%是外来员工,60%以上明确表示愿意留在杭州过年。

截至年末,我省共有万省外劳动力,为我省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附:《关于鼓励留员工稳生产确保经济高质量“开门红”的通知》主要指导意见

一、鼓励外地员工留浙过年。各地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有条件的地区可给予适当补助。组织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慰问坚守岗位的员工,营造关心关爱外地员工的良好氛围。对确需返乡过年的外地员工,引导企业错峰放假,尽量减少出行压力,降低疫情防控风险。

二、引导企业科学安排生产计划。在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的前提下,鼓励订单较多、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制定职工春节错避峰放假和调休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度增加一季度产量安排,以岗留工、以薪留工。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政策,对一季度保持连续生产、连续满产的工业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充分利用省企业运行监测和风险防范平台,开展重点企业连续生产和春节后开(复)工情况监测和风险预警,及时掌握企业员工去留、产能发挥、在手订单、项目建设等方面情况,根据企业生产安排,调整优化部门工作和服务计划,主动帮助化解企业连续生产中碰到的困难问题,增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和发展信心。

三、协调企业合理安排停产检修。及时掌握重点企业停产检修计划,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有序经营的前提下,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差别化要素价格引导企业灵活安排停产检修,将非紧急、非必要的停产检修计划延迟到二季度进行。加强停产检修企业服务,支持企业强化日常维护。

四、支持企业统筹做好稳岗工作。充分发挥余缺调剂机制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力余缺调剂活动,帮助节日期间短期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提前对接放假早、富余员工多的企业,促进企业间用工平衡。各地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用工服务。鼓励企业灵活安排生产,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作用,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返还失业保险费政策。做好规上工业企业、重点外贸企业、计划裁员企业和缺工企业监测“四张清单”管理,及时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做好用工形势预判。

五、全力做好企业节日生产要素保障。完善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协调,指导春节期间正常生产的企业备足备好原材料,确保不发生因节日假期运力紧张带来的断供现象。要加强与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各类要素稳定供应。

六、切实做好留企员工生活服务保障。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外来员工错峰情况,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强化医疗卫生、治安消防、餐饮商超、公共交通、公租住房、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供应保障,确保留企员工正常生产生活。

七、认真落实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大力推进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加强纠纷处置和隐患排查,确保春节前欠薪问题“两清零”,确保员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安心过节。进一步畅通劳动保障维权渠道,全面落实“一地投诉、全省联动”机制,开展欠薪投诉集中接访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化解各类欠薪纠纷。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源头稳控和多元化解,落实风险防范预案,把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苗头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八、指导生产企业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各地要指导企业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按照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等原则,鼓励企业将员工留在当地过春节。要全力配合防疫部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规定,落实企业建立外地返工员工登记制度,确保做到全覆盖、不遗漏。鼓励企业尽可能将原籍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员工留在本地。

九、切实做好生产企业服务工作。各地要按照“三服务”2.0版的要求,聚焦闭环式全程服务、体系化联动服务、滴灌式精准服务,依托企业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为企业解忧、助力、赋能。深化“十省百市千县”省际劳务合作,主动对接劳务输出地,尽快形成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和输出地有意来浙务工人员清单,做好点对点接返员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谋划节后招聘工作,省市县联动组织好“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招聘场次。

十、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认真履行好工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指导督促工业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要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消除因春节期间加班生产造成的各类安全隐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