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汤桂平
实习生徐丹丹指导沈东益
忆剡溪,最忆是嵊溪。提到“浙东唐诗之路”之精华的剡溪,就不得不说这段精华的“源头活水”——嵊溪。
嵊溪,大名“里东江”,是剡溪的主要支流。近年来,依托剡溪山水人文资源,嵊州持续建设“诗画剡溪”,里东江汇入剡溪的这一段,则是“诗画剡溪”的精品段。
秀山影碧湖,白鹭翩翩飞。游走在里东江畔的绿道上,宛如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卷中,惊鸿一瞥,浮生如梦。因水而美,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治理中的嵊溪正在重赋诗词。
诗韵流长的“嵊溪”
里东江,曾名“嵊溪”,千百年来,一直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嵊县志》记载:“嵊溪在县东四十里游谢乡,源一出梅坑,历小溪闹水,入迢石溪。一出覆卮山,至下童店,合乌坑。水经下璜石舍,会迢石溪,西注入剡溪,一名黄石渡。”嵊州市下王镇,唐宋时称为游谢乡,元朝时称为十八都。这里记载的是“嵊溪”,它从四明山的石缝里一滴一滴渗出,蜿蜒而下,源出下王镇木杓田湾和平坑,流经下王镇集镇。十八都江自东向西潺潺流过,与四都江汇合后称嵊溪,注入剡溪。
古时候的嵊溪,便已是一条著名溪流。南北朝时,谢灵运《山居赋》曰:“近南则会以双流,萦以三洲。表里回游,离合山川。崿崩飞于东峭,槃傍薄于西阡。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原注云:“双流,谓剡江及小江,此二水同会于山南,便合流注下。”《山居赋》所谓的双流,即嵊溪。
唐代,坐落于嵊溪北岸的嵊溪村,风景秀美,被《伯远帖》作者王珣誉为“神明境”,甚至被称为“唐诗之路发祥地”。而嵊溪口的漫花滩和白鹭洲、十八都江漂流亦成为了“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杜子美的“剡溪蕴秀异”,也久久在江边回荡。
清代,各类方志文献所载的“嵊溪”条目也是大同小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嵊山)县东北四十五里,当剡溪之口,嶀浦之东。山南有嵊溪,其源自东北覆卮诸山,合群溪流至此,出县东三十里花山下,横入剡溪。嵊溪以北临水诸山,皆与嵊山相接也。”《禹山仁村竹氏宗谱》记载:“嵊溪发源于覆卮山,泻出于仁村将军潭,会溪西东南四明之水,并注花山下,横入剡江。嵊溪以北临水诸山,皆接嵊山,《水经注》所云带山临江、松岭森翠者也。”
“现在的嵊溪,只是里东江上的一小段支流,约米长。”嵊州市仙岩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傅家伟的一席话,把我们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他介绍,里东江起于十八都江、四都江汇聚处,至曹娥江汇入处,全长3.9公里,平均河宽60米,水域面积0.平方公里,目前是仙岩镇主要的行洪排涝河道之一。
碧波江上画新卷
里东江流经仙岩镇1个镇,桥石头、剡溪2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沿线有大小支流4条,为附近几个村落的村民提供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里东江河道起始断面水质及出境断面水质均为Ⅱ类。
里东江汇入的剡溪,是嵊州母亲河,也是绍兴第一大河曹娥江的上游段。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支流的里东江,江岸山体连绵,沙滩遍地,丰富的黄沙资源曾让这里热闹异常。“这里原是几处大型的沙场,机声隆隆,尘土飞扬,沙石堆积如小山。”剡溪村党总支书记俞法祥说,除了沙场,沿途的猪场、塑料厂、造纸厂也不少,野蛮生长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与废气、废水、噪声问题,也曾经广受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