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丹
年,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并将之作为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两年多来,创建思路逐渐清晰,设计愿景迭代升级。截至目前,龙游溪口、衢江莲花、柯城余东、开化下淤、江山大陈和常山芳村等6个未来乡村核心区已基本建成,转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一、衢州未来乡村建设实践路径
(一)尊重乡村传统肌理,重塑空间格局。结合农房整治、诗画风光带建设系统规划,采用保护和更新的手法,通过“一米菜园”微改造模式,营造“乡土乡愁乡亲味”。与此同时,对闲置场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原来的夯土房、闲置楼变身成社区服务中心、邻里中心、健康之家,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社区多元性、包容性、高端化质感。
(二)搭建社群集聚平台,优化人口结构。通过“撤并搬迁”“下山脱贫异地安置”,引导周边人口向中心村集聚;立足在地性的产业形态,用新的经营模式激活自身造血功能,既保障在地性就业,又吸引劳动力回流;依托人才新政搭建乡贤返乡就业创业平台,实现“两进两回”;打造旅居、创客、研学等特色产业基地,吸引各类人群进驻,未来乡村拓展成为新型社群融合混居之地。
(三)挖掘地域文化精髓,凝聚价值认同。柯城余东在推动乡风文明、产业转型的同时,将“农民画”文化中蕴含的文明进取、自信坚持精神深深嵌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龙游溪口则深入挖掘黄铁矿区奋斗文化基因,打造蕴含青春活力的“溪口公社”,既催生本地人建设家乡的情感共鸣,又能吸引创客联盟、校地联盟以生活融入的形式主动进驻,充分培育符合新时代的社区共识。
(四)聚焦融合培育产业,落地初见成效。立足村庄自身生产、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和网络、能源、生物等新技术支撑,准确定位乡村价值功能,逐渐形成较为明确的产业方向和经营模式。衢江莲花打造标准化“种养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体系”的三产融合示范区。开化下淤则打出了“艺创小镇乐活下淤”品牌,以整体经营理念,吸引艺术人才入驻引流,集聚了陶艺、绘画等一大批“艺创”业态。
(五)整合数字技术资源,加持乡村振兴。未来乡村把智慧触角向治理源头延伸,开发农民建房一件事、防止返贫一件事等微观场景应用;建立智慧网格,推行信用积分,引导参与乡村议事、志愿活动、邻里互助,形成“三乡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衢州市依托长江经济带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引“智”入衢,更是推动乡村数字应用从宏观走向微观,充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二、绕不开的“不可持续困境”
在未来乡村全新场域中,如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真正展现“未来”新图景,各创建主体还普遍面临着一系列“纠结”与“困境”。一是创建过程中存在认知局限。受限于创建主体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各地容易出现简单预设场景塑模子、摆样子甚至是套模子、照样子,从而导致场景营造“形有余而神不足”。二是多元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主要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外在因素推动下开展建设,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主体功能相对被动或疲软。三是整体运营水平有待提高,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还不健全,部分乡村拘泥于埋头单干,局限于项目化、碎片化的分散运营,尚未形成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四是人口回流通道尚未彻底打开,并未形成人口持续回流的良好态势,落户居住问题、乡村创业就业环境稳定性问题以及相关招才引智政策体系优化问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五是产业发展壮大任重道远,部分乡村或因缺乏精准的策划规划定位以及整体经营理念,或因后续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不足,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三、嵌入“共”字机制推进未来乡村建设
在未来乡村建设中嵌入“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机制,对于加快乡村发展补足短板,推进未来乡村良性运转、有机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找准乡村建设基点,促进多维共富。共同富裕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涵盖物质、精神、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未来乡村建设必须以满足村民多元需求为最优先价值导向,围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产业化”“系统化”核心任务,在共建共富中重新搭建乡村精神纽带,在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现代乡村中渐次涵养出全新的乡村生活共同体。
(二)理顺乡村主体关系,探索多元共治。立足实际理顺各主体关系,探索多元共治路径:牢牢把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这个方向,有效激发共同体效能;摒弃政府“大包大揽”,通过转变职能与赋权聚合多元力量;规范发展社会组织,补位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加速推进产业融合;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诸如党建联盟、专业合作社联合体、乡贤理事会等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价值与功能,相辅相成实现未来乡村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三)推进乡村整体运营,实现齐头共进。未来乡村创建从来不只为“孤芳自赏”,而是最终实现“齐头并进”。应以数字技术推动要素跨村域联合,鼓励乡村集群组团式发展,统筹整合区域内的人口、产业、资源禀赋,形成本土化运营的资本体系,汇聚市场力量共同参与推动乡村运营,促进乡村全域整体价值功能升级。在这过程中,逐步摒弃“输血”式财政支持与“换血”式业态植入,真正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四)夯实体制机制保障,助推协同共生。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体系化,着力保障未来乡村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真正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和谐共生。如紧扣城乡关系重塑,综合运用土地规划、财政金融、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手段,推动土地、资金、产业、信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和聚集,形成资源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吸收“领头雁工程”等丰富经验,探索党建引领下跨组织间的互动与合作机制,党组织、基层政府、合作社、企业、社会组织、农户等主体间形成诸如“社会资本+合作社+农户”的多元复合有机组合和利益链接,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牢牢把握资金支持、利益分配、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流通平台等关键环节,通过三产融合动力机制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单位系衢州市委党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