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优势 >> 正文 >> 正文

时空之变化

来源:溪口 时间:2025/6/20

我很偶然地在天空中看到了日出的景象,耀眼的橘红色瞬间让我联想到时空的变化……

那天夜里,临近子时,我盥洗后准备休息,身边的手机震动了。电话自一千多公里外的城市打来,对方征求我的意见,希望我于第二天上午抵达该市,有事面谈。我答复查询信息后即预订机票。

我选乘了最早的航班,飞机七点多起飞,五点不到我就急匆匆往机场赶。黎明前,小城被黑暗包围了,天空不见月光,甚至连星光也难寻觅,只有路灯直挺挺地立在公路两边,懒洋洋地眨巴着眼睛。出了城区,汽车的灯光似乎随着发动机的号角在发力,发力从黑暗中推出一条银白色通道。万籁寂静,仅有一束光柱晃动着伸向远方。黑暗像大海似的涌动,瞬息之间就将车后的整条通道完全淹没……

登机后,机身尚未脱离廊道,我就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颠簸和晃动唤醒了我。我睡眼惺忪地向机窗外望去,一缕柔暖的霞光映照在机翼上,反射出迷人的橘红色光芒,啊——是一轮红日跃出云层,我猛地反应过来,在飞机上看到日出了。

日出,阳气上升,新一天的开始了。古往今来,赞美日出的诗句很多,像“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等等,都脍炙人口。我喜欢看日出,曾追逐时髦登临泰山之巅,在玉皇顶上守夜等待日出;也曾设定好闹铃在北戴河起个大早,顾不得洗脸就跑到海滩上看日出。弹指一挥间,黄河边的日出,戈壁滩的日出,沙丘上的日出,草原中的日出,祁连山顶的日出……都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

已经好多年了,我喜欢住在农村老家——溪口东山村。听鸟语,嗅花香,看着潺潺溪流而沉思,常与儿时的玩伴忆旧事,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原生态的环境中。一天清晨,忽闻大门外喧嚣嬉闹,我便出去观望,原来是一波接一波的晨练者、登山者、休假者,他们特意从不同的城市跑到山野看日出。大家争先恐后乘日出光线柔和的瞬间,选角度,拍照片。女孩子们更加兴高采烈,或做手托状,也有手捧状,还有翘起嘴唇做亲吻状,她们花样百般地要和红日合影。温暖的日光下,小姑娘、大姑娘们像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或是已经绽放的花朵。我跑了许多地方,看到过不同的日出,就在这一瞬间,我发现自己家乡的日出豪不逊色。远处一轮红日从东海冉冉升起;近处山峦叠嶂,青松翠柏,云遮雾罩,河流闪着鳞光,蜿蜒向东;面前白墙青瓦,炊烟袅绕;百花夺艳,鸟雀争鸣……江山如此多骄。此刻我想到一句笑谈:“旅游是什么?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看看别人待腻的地方。”这句话的含义,表达出人们在变化的时空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精彩。

这些年,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发展也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时空观念,就像我三十多年前出差时的感受与今天比较,实在是大不相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去新疆办事,坐火车从兰州到乌鲁木齐整整走了四十八个小时。之后,仅走了独山子、石河子、昌吉等不多的城市,时间就过去了一个月。返程时因铁路运力紧张,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同志帮忙购票无果后,经请示领导特批,单位开具介绍信,我乘飞机回兰,这是第一次乘机经历。乌鲁木齐与兰州相距两千公里,仅两个多小时,我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上一顿还吃着手抓饭,下一顿就是牛肉面了,弹指之间的时空变化,在当时真让我惊讶不已。

还是三十年前的一趟差事,我们一行多人由武汉去南京,选择的交通工具是轮船,武汉到南京全程逆水行舟,记得船在长江上整整行驶了一天多。船上的独立的房间,生活也算规律,我们除了正常的食宿外,还有学习、开会、议事、休闲的时间。当轮船在九江市靠岸补给时,我们还能上岸观光,活动一下筋骨。当我站在船帮旁拍照时,江风拂面,衣襟飞舞,倏忽有了“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今天,武汉到南京乘高铁仅需三两个小时,我不知道该两地是否还有类似航船运客,假如还有,我想人们乘坐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赶路,而是寻求体验精神上的乐趣。同样是两个城市,往来时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就会出现不同的速度,时光距离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在地球是或许没有了天涯海角,彼此都近在咫尺,这怎能不让人思绪万千呢……

交通通讯的发展越快,时空的变化也会越快。在曾经的年代,我乘飞机时会翻看眼前的画报,从中得到不少航空方面的信息,譬如那时候知道世界上已有波音和空中客车,知道这些大飞机的科技含量更高,性能更好,乘坐时更舒适,更快捷,更安全,我当时就有一种期盼。可就一转眼的功夫,曾经乘坐过的三叉戟、麦道、宇航、图以及伊尔系类、安系列等飞机忽然间都寻不到踪影了,全部都被波音和空客系列所替代,那些旧的机型已经成为历史或只留在记忆中,人类的时空距离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而不断缩短。

这几年,高铁和动车迅速普及,在时空的变化中我想起了“绿皮车”时代。那时候,乘火车一坐就得数十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所以,大家出发前都会备足白酒、啤酒、烧鸡、卤肉、酿皮、方便面、瓜子、水果等,还有扑克牌,象棋。大包小包一大堆,走一路,吃一路,喝一路,玩一路,途径大站,还要下去买点特色风味品尝,那样的氛围也有乐趣。然而,这种漫长的列车旅途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了,正在随着人们新时空观念逐渐减少,不久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只能是更高速、更快捷。

借助声光传播原理来缩短时空距离,在我国古已有之。早在三千年前周代,我们的先辈已学会运用声光通信为军事战争服务,如烽火台就是最为原始的声光通信设备。今天,快节奏,加速度,高效率已经成为城市人群,特别是大城市人群的生活常态和追求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离不开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科学家通过研究声、光、电、磁的传播规律,并充分借助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来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进而达到缩小时空距离的目的,“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家喻户晓。可以说,能够借用声、光、电的传播速度改变时空距离是人类的一大智慧。

这些年,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比喻,过去一百年人类的进步要超过之前的几千年,或者是过去十年人类的进步要超过之前的一百年等等,说明科学进步让时空发生了变化。当然,科技越发展,社会越进步,知识越丰富,人们就会感到自然界里的奇妙越多,也就越想知道这些奇妙的答案。在宇宙间,人的生命是极为有限的,并且可以有限到忽略不计。人类怎样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我想缩短时空距离是相对延长人的生命的手段,人类可以在相同的生命岁月中学习更多知识,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除此以外,缩短时空距离还有可能让现代人重新复盘看到地球上古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地球的演变规律。我们早就有了超音速的运载工具,使人类的航天、航空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我假想着,当我们发明研制出超光速的运载工具时,人类就有可能在茫茫的宇宙间寻找、捕捉、拍摄到古代人类的生活印迹以及地球变化轨迹的真实影像和图像,到了那时,人类脑海里留存的许多秘密就有可能获得了准确答案……

轰隆隆的飞机着陆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抬手看了看时间,不到九点,按时赴约已没有问题,现代交通的确便利……

走下舷梯,我又想到一个哲学的问题,在这神秘的天地之间,时空的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而时空的不变则是暂时的,相对的。人生的每一段时光都在积累经验,曾经的艰辛或许就是未来的基础,因此要珍惜当下,知足常乐,学会珍惜才会获得丰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