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丛子·居卫》有言:“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有什么样的父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家学渊源、言传身教,父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从他的生平,来看看他对蒋介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溪口眺望年,“富二代”蒋肇聪出生于浙江溪口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中,每天瞅着父亲做生意的蒋肇聪,从小就极具商业头脑。
蒋肇聪的父亲蒋玉表,是个十里八村少见的能人,经商、行医、舞文弄墨,他都十分在行。
可一个人就算再有能力,也很难与时局对抗。
就在年幼的蒋肇聪,沉浸在“富二代”这个身份带给他的无限快乐中之时,“太平军”的突然兴起,使蒋家的玉泰盐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太平军”兴起所带来的后遗症还未消散,玉泰盐铺又连遭两场大火。
烧了造、造了烧,一来二去,蒋家的家底基本被折腾了个底朝天。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突然从一个富得流油、丰衣足食的富贵之家,变成了一个缺吃少穿贫寒门户,蒋家一家老小那段日子,过得可谓是十分艰难。
他们卖的、典当值钱的物件,将一个钱掰成两半来花。
但忍受贫穷,而不改变现状,从来就不是蒋玉表的做法。
蒋玉表一边带着儿子蒋肇聪贩运盐、米,一边走街串巷行医,他们省吃俭用,积累金钱,期待着东山再起的那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他们就在曾被烧掉的店铺原址上,盖起了新的商铺。
店铺名字虽然还叫玉泰盐铺,但店面却比原来的大了不少,生意也要比原来的好很多。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蒋家失意时,亲戚朋友们都唯恐避之不及;如今他们得意了,大家又极尽阿谀奉承之能,唯恐蒋家人忘了自己与他们沾亲带故。
起起落落,跌跌撞撞,这段乍穷乍富的经历,不仅染白了蒋玉表的头发,也让十来岁的蒋肇聪,变得比同龄人老成练达得多。
在跟着父亲读书、经商几年后,二十岁出头的蒋肇聪,从父亲手里接过了玉泰盐铺。
蒋肇聪比父亲蒋玉表更为精明能干,也更有手腕。
因为蒋家的祖先蒋显,在一千多年前,曾任四明盐官,而当时的盐官可以世袭,所以蒋肇聪就特意在玉泰盐铺内,挂上了一块“盐官”的招牌,表示玉泰盐铺是奉化唯一一家“盐官专卖”的店铺。
你还别说,当地的老百姓,还真的挺吃蒋肇聪这一套,大家都觉得玉泰盐铺的“官盐”,是官方认证,吃起来仿佛比别家的咸,比别家的香,因此他们家的生意,也比竞争对手好很多。
虽然食盐专卖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但野心勃勃的蒋肇聪,并不满足于只做食盐生意。
后来,蒋肇聪大幅扩展了盐铺的业务,不仅卖盐、米、面、油,还卖茶、石灰等。
生意越做越大,蒋肇聪的年龄也越来越大。
自从接管玉泰盐铺后,蒋肇聪就一心扑在生意上,年轻力壮的他,将儿女情长早已抛之脑后。
可是,蒋肇聪不着急成家,但他爹却着急抱孙子,眼看着别人家的孙子都满地跑了,可自家儿子快三十岁的人了,却还仍旧孤身一人。
但不管蒋玉表怎样劝说,怎样给他描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执拗的蒋肇聪就是不为所动,他仍旧没白天没黑夜的为生意忙碌着。
蒋家的日子,也在蒋肇聪的忙碌之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卖掉的田地,已被蒋肇聪买回;当掉的物品,也已被蒋肇聪赎回。除此之外,他还扩充了盐铺店面,并将自家的房屋,花大价钱装修的豪华而高档。
这年,蒋肇聪三十岁。事业有成的他,这时才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
事业有成、钱多家业大的男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愁找媳妇的。很快,蒋肇聪就和离溪口镇五里路的上白村的徐家结了亲。
因为蒋家是当地有头有脸、有权有钱的大户人家,所以他们的那场婚礼,可谓是轰动了整个溪口。
婚后,徐氏先是生了一女,又再生了一子,儿女双全的蒋肇聪,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幸福,更不满足只成为溪口镇有头有脸的人物。
除了把生意做好之外,蒋肇聪还倚仗着曾读过8年书,并且在官场、商场都比较吃得开这个优势,干起了讼诉的营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几年下来,蒋肇聪不仅赚得盆满钵满,名气也是一天大似一天,人人见他都亲切地唤他“管公堂。
“管公堂”的这个身份,不仅满足了蒋肇聪对名气、权势的渴望,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但是,大家在人前虽然露着笑脸口口声声地叫着“管公堂”,背地里却把力图在每场官司中,都使劲捞钱的蒋肇聪,叫做“埠头黄鳝”。
奉化人常常用“埠头黄鳝”来形容圆滑刻薄、善于钻营之人。
这是因为,黄鳝在洞里容易抓住,一旦游到埠头就很难被抓住,而这和致力于为自己谋好处,不让别人占自己一分一厘的蒋肇聪极为相似。所以在大家看来,“埠头黄鳝”这个绰号,蒋肇聪当之无愧。
人生赢家蒋肇聪,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商场,都十分得意,这与他后方有个得力的贤内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春风得意之际的他,没迎来两岸长安花,却迎来了妻子徐氏身染重病,不幸离世的噩耗。
徐氏嫁入蒋家10年,生下一子蒋介卿、一女蒋瑞春,和蒋肇聪自始至终情投意合,她的离去,让蒋肇聪十分痛苦。
蒋介卿家大业大的蒋肇聪,虽然十分思念前妻,但是家里一团乱麻,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年幼的孩子,再加上玉泰盐铺,所以他必须尽快为这个家再找个新的女主人。
物色了一段时间后,蒋肇聪选中了萧王庙镇“永兴行盐酒店”老板孙昭水的女儿。
孙家和蒋家都经商,彼此的家业和名气不相上下,两家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合。
婚后,蒋孙二人也是琴瑟和鸣,你敬我爱。但遗憾的是,孙氏过门不到两年,也身染重病,猝然离世了。
接连死了两个妻子,一时间,蒋肇聪被大家视做了“克妻”的鳏夫,玉泰盐铺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锤。”生意不好了,说风凉话的人就多了。那些曾在蒋肇聪那里吃过苦头、受过气的人,甚至当着他的面,假装关心他的说道:“你呀,命硬,一连克死两个老婆了,我看为了避免克死第三个老婆,你还是不要再娶了,安心把两个娃娃养大就好。”
这些看似为蒋肇聪好的话,像一把把钢刀似的,扎到要强的蒋肇聪心里。这类话听得多了,他也渐渐以为自己就是“克妻”命,同时也打算不再继弦了。
但是,让蒋肇聪没想到的是,在距溪口五十多里的葛竹村,竟有一个和他目前境遇及其相似,名叫王采玉的女人。
而这个王采玉,后来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叫做蒋介石的儿子。
王采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她心灵手巧,既懂诗书,又会女红。但王采玉的两个弟弟,则根本就不像和她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似的,他俩一个懒一个呆,皆十分不成器。
王采玉16岁那年,家里人为她定了亲,男方看中王采玉的好人品,因此给王家带来了丰厚的聘礼。
但没想到的是,两个弟弟却都打起了这笔聘礼的主意,一个想拿去做赌资,一个想拿去挥霍,而王采玉的父亲,则在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为抢夺聘礼,争得的脸红脖子粗之际,一口气没上来,倒地猝死了。
父亲死后,王采玉以守丧为由,推迟了婚期。
搁置了自己的婚事,王采玉却操心起了两个弟弟的婚事。
王采玉做主抵押了家里仅有的几亩良田,又没日没夜地做女红换钱,给两个弟弟凑礼金,等他们都结婚之后,王采玉才在夫家的一再催促下完婚。
令王采玉没想到的是,刚出火坑,却又跳入了另一个深渊,他的丈夫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德行,都是不务正业、暴躁偏激的主。
与王采玉的两个弟弟所不同的是,她的丈夫,不仅脾气不好,身体也不好。
在对王采玉极尽各种虐待和刁难之后,一个月黑风高、寒风凛冽的冬夜,他的丈夫在醉酒后回家的路上,不小心从桥上掉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回家后躺了一天一夜,就一命呜呼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但王采玉的婆家并不认为自家儿子是作死的,却认为是被王采玉给克死的。
溪口
王采玉背着“扫把星”的恶名,一脸憔悴地回到了娘家。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却被两个弟弟给赶了出来。
是她,帮两个弟弟成了家,而他们,却让她有家不能回。
无奈之下,母亲带着王采玉来到了她常去烧香拜佛的金竹庵,安顿她在这里带发修行。
在金竹庵的日子,宁静而淡泊,命途多舛的王采玉,甚至做好了在这里孤独终老的准备。
但没想到的是,在一个百花齐放的春日里,母亲给王采玉带来了一个,让她动了开启了新生活念头的消息。
“你在玉泰盐铺做账房的表哥,给你介绍了一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玉泰盐铺的掌柜的。”王采玉的母亲压低声音,充满希望地对王采玉说道。
一听那人是店主,王采玉直摇头,门不当户不对的,她不同意。
直到母亲对他提到,蒋肇聪死过两个媳妇,常被人背后里说他克妻,因此很苦痛,王采玉才觉得这个人和自己有缘分。
再加上母亲鼻一把泪一把地动情劝说,王采玉心中那颗爱的火苗,才渐渐发出了微弱的光芒。
就这样,经过玉泰盐铺账房的牵线搭桥,23岁的王采玉和45岁的蒋肇聪结婚了。
婚后的王采玉,肚子很争气,接连为蒋家生了4个孩子,老大是个女儿,老二就是蒋介石。
蒋肇聪早年间因为大哥没有儿子,已将第一任妻子徐氏所生的儿子蒋介卿过继给了大哥,再加上徐氏死后,蒋介卿和外婆家走得特别近,渐渐疏远了蒋家,所以蒋肇聪名正言顺的长子,其实是蒋介石。
老来得子,还是将来要继承蒋家大业的长子,蒋肇聪对蒋介石,给予了深厚的期望。
对他的期望高,给予他的爱也多。蒋肇聪仿佛怎么样也疼不够对蒋介石,可水满则溢,这爱给得太多了,也会变成溺爱。
蒋介石在家里搞破坏,蒋肇聪不责骂;和朋友打架,蒋肇聪也不斥责……
时间久了,生性顽劣的蒋介石,便越发的恃宠而骄起来。
8岁之前的蒋介石,基本上可以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不过8岁那年的蒋介石,命运则发生了翻天覆地般地变化。
王采玉和蒋介石
年,蒋肇聪因病离世,年仅53岁,这年蒋介石刚刚8岁。
蒋肇聪一走,他的大儿子蒋介卿就开始谋划私吞家产,强烈要求分家。
最后,蒋介卿分走了玉泰盐铺,只留给了王采玉母子5人3间容身的屋子,以及几亩租金并不多的田地。
这场分家显然是不公平的,但王采玉孤儿寡母并没有和蒋介卿抗衡的资本与能力,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接受。
如果说8岁之前的有求必应,是蒋肇聪带蒋介石品尝这个世界的甜,那没交代清楚身后事就离开,让王采玉母子受尽了磨难,则是蒋肇聪残忍地留下蒋介石一人,去品尝这个世界的苦涩。
蒋肇聪虽然只陪伴了蒋介石短短8年,但他的行事作风、言传身教,却影响了蒋介石一辈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