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一盒故乡留住乡愁,灵山江畔的千年古镇

来源:溪口 时间:2023/1/19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周夏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走进龙游县溪口老街,一场“竹鼓舞”正在上演,韵律曼妙,悠扬悦耳。黄姐发糕、祖传豆腐丸、老街油条……沿着老街趋步上前,各个店铺的特色美食琳琅满目,飘香醉人。“溪口老街”是当地的一条游玩老街,也是衢州返乡“农创客”姜鹏的线上“微商城”其中一个版块。几百米的古街生机盎然,正敞开怀抱欢迎四方来客。

“一盒故乡”留住了乡愁

位于灵山江畔的溪口村,是一座有着近年历史的古镇。“灵山豆腐庙下酒,铜钿银子出溪口”俚语中的溪口承载着不少美好的追忆与独特的价值,蕴藏千年古城、百年商帮的历史。溪口有过辉煌,也曾经一度沉寂,伴随着“年轻血液”的输入,如今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以前我们溪口的环境没有这么好。但是这几年,随着镇里的建设,环境变好了。”溪口镇溪口村村民曾寿莲不禁感慨,“有了创客的加入,老街的人气越来越旺!”为重振业态,溪口镇于年开始启动修复老街工程,打造了特色乡村艺术馆、综合文化站、大师工坊等“网红”公共文化空间,以文化赋能乡愁振兴。

村民口中的“创客”,其中代表就是“一盒故乡”的创始人姜鹏。 年,姜鹏辞去杭州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视觉总监的工作,怀揣一腔乡愁,返乡创业。

从乡愁邮局到溪口共富工坊,从农特产品到特色手工艺品,从直播经济到电商培训……几年下来,姜鹏的“乡愁经济”越做越好,公司也从刚开始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到如今形成了26人的小团队,去年一年仅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就达万元。

“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创客回归,乡村共富’,对传统手艺进行再开发、再设计,做出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姜鹏表示,通过“大师带导师,导师带工匠,工匠带农民”的传帮带模式,如今已有多户笋农和29名竹编师傅与他们合作,去年,仅竹产品销售额就达万元。

“竹制品几乎被淘汰,篾匠行业逐渐衰落。几年前我已经转行去当司机。”13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做竹编的徐明光,就是姜鹏多方寻觅的竹编师傅之一。讲起去年以来,在“一盒故乡”的工作,徐明光激动地表示,能从事自小便热爱的事业很开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竹工艺品,我还带了三四个徒弟呢。”

重获新生的黄铁矿区

与老街类似,在溪口同样获得新生的还有在上世纪80年代享有盛名的溪口黄铁矿区。年,溪口村喊出“溪口公社,快乐老家”的口号,正式启动未来乡村创建工作,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为契机,坚持以“老项目改造+新项目统筹”两轮驱动,在保留黄铁矿原工矿风貌的基础上,融入康养、社交、教育等主题,加入民宿、共享菜园、儿童探险乐园、多功能运动馆等空间和业态,原本失落的矿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正是被溪口未来乡村这股“过去+未来”的风格吸引。年,乡伴文旅着手打造溪口未来乡村从事多年酒店行业“新乡人”孟新花和公司一起来到这里,一待就是两年。两年来,她更是被溪口的优美环境和创业前景所打动,选择留下扎根。

当天,在溪口未来乡村圃舍共享民宿内,孟新花正忙着接待游客们办理入住。该民宿由黄铁矿生活区的老卫生院和原职工宿舍改造而成,共包含35间客房,同时还承载游客集散中心、政府工作人员住宿以及对外接待等功能。

随着越来越多青创力量的入驻,溪口未来乡村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被激发。“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方便呀,吃饭可以去共享食堂,看书可以去共享书屋,还可以刷脸支付呢。”在黄铁矿宿舍区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居民董旭梅惊喜地表示,如今的小区,现代化智能设施遍布,未来感十足。

从美好愿景到日益清晰的“施工图”,走向共同富裕的秀美画卷正在溪口徐徐舒展。“接下来,溪口将继续围绕未来乡村和城乡风貌样板区两个最小的共富单元,搭建好龙南青春联合会、浙里未来乡村学院等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共建乡村。”溪口镇镇长沃海涛表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