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优势 >> 正文 >> 正文

香山之夜一场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来源:溪口 时间:2022/12/21

北京日报

作者汪守德

如何在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中出新,一直是困扰与激励艺术家们的一个重要问题。去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了由李宝群编剧、任鸣导演的领袖题材话剧《香山之夜》,堪称一部创新之作。今年9月2日、3日,该剧在北京人艺的曹禺剧场再度上演。坐在剧场里观赏这部长度仅为一个半小时的剧作,有种既大气厚重又别开生面的强烈感受。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不同,《香山之夜》没有选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某个重大而有意味的段落,常规性地构筑矛盾冲突和展开生动叙事,而是将戏剧的视点置于年4月的“香山一夜”,独出机杼地展开分叙:此刻的毛泽东在北京的双清别墅,获悉南京解放的捷报;与此同时,下野的蒋介石在浙江奉化老家,也听到了这个对他无异于晴天霹雳的消息。剧作从这一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时间点横向切入,以对比的手法,细腻地揭示了两个人的心理现实;对中国革命史,亦作出发散式的纵向梳理与总结。其不仅显示编导者的独具才气,更在历史沉思与现实观照中,给观众以新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体验。

这是一台只有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人物、却内容十分丰富的大戏。作为两位现代史上曾经激烈交手的重要政治人物,一位即将取得全面胜利而建立新中国,一位丢失江山,不久将败走台湾,这其中饱含着多么深长的我胜你负、此长彼消的历史意蕴和现实心境。剧作最具魅力之处在于:在舞台上设置与展开的是一场以毛泽东和蒋介石为代表的胜负双方的“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这种对话从历史事实的角度讲是非现实的,但从历史的真实逻辑和人物的心理轨迹而言则又是可能的,会得到观众最大程度的接受与认同。凭着剧中人在历史当中占据的高视点与宽视野,剧作通过毛泽东和蒋介石二人假定性的、张弛有致的彻夜对话,回溯与总结各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的复杂经历,探讨相互在政治风云和军事斗争中的胜败得失,盘点、回答与阐释了一个核心问题:即“对人民的态度和立场”是决定共产党为什么赢、国民党为什么败的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在台词中所说的:“我们知道老百姓锅里缺的是什么,知道老百姓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靠的不是铁腕权术,而是人民的拥护!”蒋介石面对自己的失败发出“这难道就是天意吗”的苍白之问,毛泽东则掷地有声地回答:“这不是天意,这是历史。”剧作在此揭示的是一方胜之所因、一方败之所由。虽然这并没有超越曾经的历史解读,但剧作以对手戏的新颖方式进行重温和表现,是具有强烈的当下意义、冲击力和启示性的。

剧作借这个特殊的不眠之夜,缩写的是毛泽东和蒋介石曾度过的无数个不眠之夜。在这同一个下着雨的夜晚,两人感觉如此不同:毛泽东感受到的是春意盎然的“风雨送春归”,属于蒋介石的却是“春寒料峭,让人颇感凄凉”。剧作以两个人的对谈,刻画出的不只是两个人形神兼备的外在形象,也不只是各自的襟怀与韬略,更是颇为悬殊的内存情感温度。历史上的一幕幕,都在两人的心中翻腾着迥然不同的浪花,作出大相径庭的解释。毛泽东对着坚贞不屈的杨开慧遗照大放悲声、数度哽咽的一场戏,情真意切肝肠寸断,堪称剧作令人动容的情感熔点。而蒋介石反思其文胆陈布雷因犯颜直谏,被怒扇耳光使其羞愤绝望自杀,则使他的人格与历史陷入冰点。剧作中这点点滴滴的对照,解答的正是历史复杂而单纯的试题。王斑与方旭两位优秀的演员,较为成功地将这两个历史人物,既间离又一体地立于舞台之上。

《香山之夜》的出新在于其努力突破题材同质化、创作模式化的窠臼,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尝试,又是编剧和导演在剧作中竭力追求打破常规的地方。剧作不仅依凭了两位历史人物“隔空对话”这种时空维度的假定性,还充分利用了戏剧舞台表演上的假定性,即大胆采用了演员跳进跳出的表演形式,使两位历史人物既处于假定性的历史场景当中,又时常回到演员自身的预演状态——即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既是作为表现对象的两大历史人物,又是作为扮演者的两位演员自身,同时还从表演者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出发,起到历史事实解析者和叙述者的作用。这一身兼任三重身份的戏剧性表演,在结构上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但剧作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巧妙的构思,获得了政论与叙事上的极大自由度,进而很好地处理了写实与诗化、庄严与幽默、奔放与节制的关系,实现了历史的高度、深度和锐度上的穿透,带领观众进入特定的历史与戏剧情境,引导观众站在与历史人物同样的视角,走进剧中人物,解读历史大势。

《香山之夜》在舞台的艺术呈现上也是别具匠心的。其所采用的“框架+影像”的呈现形式,营造出毛泽东所在的双清别墅和蒋介石溪口老家卧室两个表演空间——这两位历史人物所处的时空在舞台上既是分割的也是并置的,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关联的。在这两种时空中分别使用的旧台灯、矮茶几、中山装和留声机、高脚沙发椅、国民党军装,以及在台词中道出的一个人爱喝浓茶、一个人只喝白开水等生活习惯,其象征性、符号化的意义十分明显,不仅反映出两个人物的政治身份和个人喜好,也暗含着某种不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加深观众对过往历史、对于人物的想象与理解。随着两人交流的渐次展开,背景处的投影上不断叠映出相关历史时期重要事件的真实影像和文献资料,加之毛泽东诗词的诵读和革命歌曲的吟唱,使这部剧作因其表现上的磅礴与细腻、丰富与简约、思辨与抒情,达到了某种出人意料的思想艺术品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