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0
广元市苍溪县湿地修复促文旅融合
案例背景
广元市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因境内嘉陵江两岸“树浓夹岸、苍翠成溪”而得名,苍溪之名自古就蕴含“绿水青山”的美好寓意。苍溪县将水环境治理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打造修复苍溪县梨仙湖湿地公园,将湿地公园纳入嘉陵江流域生态旅游环线、三国文化旅游环线以及川北红色旅游区,促进区域涵养功能提升,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实现“山水城境人”融合共生,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梨仙湖湿地公园
主要做法与成效
注重“三个”衔接,打造文旅融合新区
一是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将湿地生态治理修复及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县域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县城“一主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湿地公园为中心,对紧邻的陵江镇回水旧场镇进行升级改造,辐射带动发展花家坝特色小镇、扑船山森林公园,举全县之力打造县城北翼梨仙湖文旅融合新区,以沿江绿道串联老城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二是与生态旅游发展相衔接。充分发挥湿地优势,挖掘资源潜力,采取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依据良好的区位和地理优势,建成与县域内三溪口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森林景观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湿地生态旅游胜地。年建成四川省省级湿地公园。
三是与河道综合整治相衔接。把嘉陵江沿江水域湿地的修复重建作为河道综合整治的重要举措,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分年实施,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一江两岸”“一江三湖”湿地景观。目前,已建成沿江绿道30公里,沿江自然湿地余亩、人工湿地亩。
创新“三大”机制,打造湿地生态景区
一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探索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新机制、新模式,通过设立项目建设专项基金和使用土储债券等方式,解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问题,切实减轻财政资金投入压力。湿地公园建设共计投入约3.5亿元,其中使用专项基金约1.3亿元、土储债券约2.2亿元。
二是创新公园建设机制。积极探索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新机制、新模式,引进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包建设,实行勘察、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公开招标确定上市公司深圳文科园林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确保了建设整体质量,控制了建设总进度,降低了项目建设风险。
三是创新资产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公园资产分类管理、分类经营的管理营运模式。对建设形成的湿地资源等公益性资产,设立县级梨仙湖湿地公园事务中心进行管理;对商业广场、欢乐水世界、民俗酒店等10余处商业经营性资产,由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线营运和管理,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效益。
强化“三个”推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一是推动产业振兴。湿地公园年建成后,年均接待游客余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达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城乡居民发展生态农家乐20余家,吸纳余人就近稳定就业,辐射带动附近的回水、扑船等村建成苍溪梨等特色观光农业园区余亩。
二是推动生态振兴。建成后的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亩,湿地率67.2%,其中通过治理水患滩涂地和荒弃河滩地,新增人工湿地.1亩,栽植各类观花赏果和彩叶类特色绿化树木20万余株,增加了绿地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和嘉陵江流域(苍溪段)水体质量。并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吸引数百种、近万只鸟禽迁徙至湿地或留下越冬。
三是推动文化振兴。以湿地生态文化为底蕴,充分挖掘本地自然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嘉陵江蓝色文化和梨等绿色文化融入到湿地景观建设。在湿地公园内建成苍溪县嘉陵江文学院和作协会员采风基地,作为主会场成功承办年第十七届苍溪梨花节,大力宣传弘扬湿地生态文化、苍溪梨文化等绿色文化。
▲苍溪梨花节
作者/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