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温州三十六坊温州三十六坊今天
上世纪90年代,温州村、温州城伴随着温州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可以见到温州移民村和温州移民的身影。
其实温州移民村并不是当代才出现的新现象,全国各地现存百年以上历史的温州移民村为数不少:
浙江省最北端的长兴县,有75个村以温州平阳方言为主要流行单一方言,平阳籍移民人数不下10万,而长兴县全县人口不过60多万人;
歙县棠樾村牌坊群,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明弘治年间《徽州府志》中记载,徽州掺杂“瓯骆”风俗和瓯语。安徽黄山市至今仍存在多个“温州移民村”,唐模、棠樾等“温州移民村”一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被誉为“林学泰斗”的温州人陈嵘(-),就出生在安吉县晓墅镇三社村,他的曾祖父于同治四年()携带家人,从平阳南雁镇坎头村迁往安吉垦荒种植番薯。17岁时陈嵘回到家乡,一年后进入平阳县中学堂学习,20岁时在恩师陈黎青的介绍与帮助下赴日留学。安吉县东部梅溪、晓墅等乡镇不少村落仍盛行温州话(平阳闽南话)。
温州自古就是一个移民之乡,不但接纳了大量来自中原、福建的移民,也向全国各地输出移民。特别是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不少地区,存在众多“温州移民村”,如果你有机会前往这些村落,说不定还能听到熟悉的温州乡音,尝到地道的温州菜。
安徽黄山:歙地杂瓯语
三十六坊君上周撰文介绍,早在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东瓯就经历了两次内迁,原生态的东瓯土著几乎都被迁徙到“江淮之间”。
徽州,古称歙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今徽州分属安徽省与江西省,并分隔为黄山市、绩溪县与婺源县。
徽地是温州至江淮地区的必经之地,其间有一部分东瓯和闽越人或逃进皖南地区。年黄山书社出版的《旌德县志·人口》就说:“汉武帝元封元年间(公元前—前年),闽浙一带的东越人经黟、歙北迁时,大批流入境内栖息繁衍。”
这从历代徽州的志书和族谱中可以得到印证。明弘治《徽州府志·风俗》载,宋时当地仍掺杂瓯语和瓯地民俗,“号称难治”。
学者研究发现,受东瓯文化影响,徽州方言和温州方言有很多相通之处。如两地方言中都有修饰动词时后置“添”(再的意思)的用法,都有“嬉”(玩)、“吃天光”(吃早饭)、“好过”(舒服)等词汇。
另外,温州以“漈”(指山间小瀑布)为通名的地名很多,如文成百丈漈、永嘉白水漈等,朱自清先生就曾游览过白水漈,在散文《温州的踪迹》中有《白水漈》一文。不过,“漈”这个地名的用法在浙江仅见于浙南,皖南地区却有此地名,可见东瓯文化对当地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引发大规模移民潮
自东瓯两次内迁之后,“东越地遂虚”,温州在晋代立郡城之前,一度地广人稀,更勿论人口外迁。
温州人的另一波大批移民外迁潮,主要发生在清代中晚期,特别是太平天国战争后。
清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年—年)期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这场运动一共持续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据相关研究称运动结束后清朝全国人口从原来的4亿锐减到2.4亿。而江南地区是太平天国主要经略地区,也是太平军与中外反动军事力量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战后苏、浙、皖三省人口数量的耗减十分惊人。
太平天国运动北伐和西征
安徽“以长江中游屏蔽太平天国首都,受兵之祸尤烈”。曾国藩驻在皖南徽州数年,万山之中,村落为墟。在徽州、宁国两府“积骸成莽,人类将尽”。
浙江的杭州、湖州两府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战前拥有八十多万人口的杭州乡,战后仅余数万人;湖州府的长兴、安吉两县,因处于三省交界地区,是太平军和清军往来三省的必经之地,因而成为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据学者研究,长兴县的总人口从战前约为47万人(年)下降到战后的7万人,在同治年间的县志记载土著只存十之二三;《安吉县志》记载到战争结束时,在编户口从13万多人骤降多人。年左宗棠入浙时感慨:战后“人民死于兵燹,死于饥饿,死于疾疫,盖几靡有孑遗”。
温州则因为地处浙江省最南端,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最小,正如左宗棠所言,“通计浙东八府,惟宁波、温州尚称完善”。
而从内部因素看,明清时期,温州地区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人口数量日增。清代温州地区人口增长十分迅速,仅平阳县丁口数,从清康熙九年()到康熙六十年(),就从人增至人。
温州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人口的持续膨胀,加剧土地资源稀缺程度,清代温州地区粮食消费出现自给不足的现象,导致人口溢出。最迟在雍正年间,就已经有较多的温州人外出种山,租地搭棚,成为浩大“棚民”队伍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在嘉庆及之后更为剧烈,主要来自平阳(含今苍南)、瑞安的百姓,纷纷前往浙北的天目山区、龙游、平湖等地,以及安徽南部的徽州寻找土地耕种。清同治年间(-),温州府同知郭锺岳在《瓯江小记》中叙述:“平、瑞之民每岁赴湖州等处种山者以千记”。
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典型地貌
太平天国战乱后,浙北、皖南成为地广人稀之地,加上清政府为了恢复生产,也鼓励和吸引各地移民前往垦荒,大量周边各地移民纷纷迁徙前往。同治年间,大量温州人迁往长兴、安吉、德清、嘉兴、平湖等湖州府、嘉兴府县进行开垦,其中安吉县甚至为温台地区的棚民编立“棚民户”来安置这一区域的移民。此外,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歙县,江苏宜兴等地也有多个温州村,这也形成了浙北、皖南众多“温州移民村”现象。
长兴:10万老平阳籍人聚居
太平天国运动后,由于人口锐减,长兴县迎来了史上规模空前的移民潮,并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到光绪六年(),长兴移民数量已经超过土著。
民国初年有数据统计,长兴移民以河南人最多,占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大部分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从河南光山、罗山一带移民垦荒者”。而长兴另一股重要的移民力量是当时的温州平阳人。
年秋,湖州籍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和日本大阪大学滨岛敦俊教授等人到长兴县调查社会情况,发现了一个特殊现象:“长兴县城一带的人口,主要来自周围的移民,离县城稍远的丘陵地区是来自浙江南部和河南的移民,离县城最远的山区基本上是土著居民。这一格局是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才形成的。”正如长兴移民居住地流传民谣所说:“本地人住城镇,安庆人住高山,平阳人住丘陵,河南人住田畈,苏北人住港滩。”
温州平阳人多住山边丘陵地带,他们多来自平阳山区,有在山区垦荒习惯。有材料估计,平阳(含今苍南)人在长兴移民后裔不下10万人,主要来自老平阳北港的水头,南港的灵溪等地。
红曲酒
温州移民主要分布在原白阜、太傅、长潮、仙山、泗安、二界岭、和平、吴山等乡镇。其中以太傅最为集中,全乡13个行政村中有10个村为温州平阳移民的集居区。长兴平阳移民一般都聚居在同一村落,较好保存了自己的风俗和语言(闽南语),如过年酿红曲酒、做红龟粿等,部分至今仍与平阳(含今苍南)当地亲戚保持联系。有学者研究发现,长兴县使用平阳话(闽南语)的单方言村就有75个,温州话单方言村5个。
红龟粿
安吉:著名林学家陈嵘出生地
湖州安吉,县名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是著名的竹乡。安吉县由原安吉、孝丰两县合并而成,因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咸丰十年(),太平军李秀成部经安徽取道安吉、孝丰两县,攻打杭州,在安、孝一带与清军展开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激烈交战,战争使安、孝的人口损失相当惨重。
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同治五年谕令各省招垦荒田,实行“招垦、招佃”、“轻摇薄赋”的政策。安、孝一带的招垦工作由当时浙江巡抚左宗棠负责主持,召集各地农民来此垦荒,并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豫、皖、鄂等省和浙东台、绍、宁、温等府民众纷纷移民而来。
这批安吉温州移民中,最著名的人物是陈嵘。陈嵘(-),原名正荣,字任虞,后改学名嵘,字汝峥,号宗一,平阳县南雁镇雁山村坎头自然村人。他出生于安吉县晓墅镇三社村(现梅溪镇石龙村),是中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植树节定在3月12日,就是因为他的倡议。
陈嵘和他的著作《中国树木分类学》
据陈嵘之子陈振树回忆:太平天国运动后,浙北田地荒芜,居民稀少,平阳人开始大量北迁湖州附近各县,有一部分人到达余杭和江苏宜兴一带,前后人数约10万。
曾祖父陈时员是贫农,清同治初年平阳大旱,再加族派械斗,迫于生活十分困难,于3年左右携带祖父陈思恬,到安吉的晓墅镇东面山边,垦荒种植番薯。但因秋收时野猪出没,番薯屡遭破坏,不得已重回平阳。过了几年曾祖父过世,祖父又重返晓墅温州移民聚居的草棚子。这时居民稍多,经过近十年努力略有积蓄。陈嵘出生后,6岁时被送到当地私塾读书。
年16岁时,陈嵘一个人回到平阳县坎头村,进入致用学堂,学习经史、舆地、格致等课程,1年后转入平阳县高等学堂继续学习。年冬陈嵘曾回到晓墅,后经陈黎青先生介绍,随同几位同乡东渡日本留学。南雁坎头陈氏家族与安吉移民后裔至今仍保持联系。
与长兴一样,移民到安吉的温州府所属县移民,主要定居于黄土低丘地带,从事旱地耕作。安吉县使用温州话(闽南语)的区域,分散于县境东部梅溪的甲子山、晓墅的石龙、南北庄乡的安乐、丰食溪的方家上和午庄、凤凰山的朗里、余墩和双溪口等村。
黄山:“温州移民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前文提到的徽州,与温州有着特殊的缘分,除了汉代东瓯国的移民之外,太平天国运动引发的移民潮中,又陆续有温州人移民到安徽南部。
黄山风景区来源:黄山管委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