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溪口 >> 溪口图片 >> 正文 >> 正文

金属与竹相融林乐成纤维编织的实验性探

来源:溪口 时间:2023/1/7

文/童敏凌鹤

秀丽、苍翠的竹子,丛丛相连地挺拔在溪口的群山众谷、湖畔江岸,35万亩大竹海将溪口的山河装扮得多姿多彩。林乐成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笋竹之乡的农民朋友对他的认可与欢迎就使他内心触动,“农民教授”的亲切称呼更让他感到无上荣光。

“发挥艺术能量,助力乡村振兴。”一头扎进溪口的林乐成与当地父老乡亲同吃同住,雨天上山砍竹,烈日下挥汗创作,晨思暮想,踏实投入。体验、尊重并提炼,新的艺术创作冲动与灵感被激发,溪口的故事于日日日夜夜的思考中逐渐成型。以田野大地为展场,使用日常放目可及之物作为媒材,林乐成真正让纤维艺术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艺术,美的启迪如此易得。

《溪口之光》

对传统技艺的另辟蹊径

竹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然而传统竹编技法随时代更迭逐渐形成了某种限制和束缚,囿于“高技术、低创意”的困境。

如何绕开?又如何获得?林乐成和他的朋友陈设专家李广忠一起,苦苦琢磨。此时,钢筋这种材料进入了他们的视线:金属易弯曲,可形成类似绘画中的点线面构成,也便能实现任意塑造和表达。

以金属为骨架,融竹的柔软,赋予全新的内核,这就是心中渴求的微妙感觉,如此,去传统框架的方法找到了。紧跟着,承载着地域文化和艺术审美诉求的碰撞,融汇溪口地理特质和人文风韵的系列作品创作完成。飘逸的金属线条与竹的自然体态相映成趣,以绳结相连,融古铸今。

溪口的山、水、云、鱼……林教授将在当地生活的感受转换成立体的纤维艺术《溪口竹光》。它采用直径6.5毫米的钢筋,与毛竹自然融合,并在其中置入了LED光源,氤氲出若明若暗的竹光。而《灵山江-石角村》则用钢丝穿过多个孔洞连接起多块竹板,竹板塑造的波浪型曲线形似灵山江水,10个点状形态竹板代表着林乐成工作室所在地的10个自然村。村民们一眼望去,能叫出每个村的村名。

溪口新文化地标的诞生

由根不同尺寸的竹子、35根6米长的镀锌管、LED全彩灯和数条光带组成,长12米、宽6米、高6米的大型竹装置艺术品《光之亭》的成功点亮,成为今年溪口丰收节上不同寻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实现这项工程,林乐成、李广忠和来自北京的匠人、村民朋友耗时半个月时间共同制作,它留在了溪口听涧民宿,寓意和昭示着溪口竹产业的欣欣之态。

《光之亭》的造型具象与写意相结合,似树头一片叶,似田间一颗希望的种子,似不息向前的灵山江,色光流动由编程控制,可实现渐变、冷暖交错的效果。它仅有5个地支点,却可抗十级大风,日常随微风摇曳,尽现竹材的飘逸和风姿。还兼具实用性,亭内设有竹桌、竹椅,人们可以坐在其内乘凉、休憩、娱乐。

李广忠谈到这次创作时说:“在几十年艺术品陈设的实践中,第一次做这么大规格的竹制品,通过制作过程对竹子重新有了深刻的认识,它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最佳表现载体。”

将溪口石角村与听涧民宿打造成为让人身临其境、交互体验的文化空间,正体现着林乐成与他的艺术家朋友来到溪口的初衷——以竹纤维带动竹产业,让当地居民过上美好的竹生活,让艺术点亮乡村。

《光之亭》

回归大众的纤维艺术

“好的艺术应该具有普世价值,不管是观念上还是实用性上。”林乐成坚持艺术的普世性教育功能,他也是这样力推的。纤维艺术从大众中来,又该回到大众中去。他意识到,溪口村民们需要的是低技术的能让他们发家致富的生活品,人人都能参与其制作过程,一看、一学即会做。

语言的作用在这里是微弱的,不能像在课堂内教学,按照讲义大纲按部就班,更多是靠言传身教,通过动手与材料去创作,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引导。

跟在林乐成身边的焊工师傅对金属的弯曲都有了自己的理解,林乐成对此很骄傲。让村民们成长起来、学会自由表达很重要,只有如此,竹编才能重新回归成为民间工艺,只不过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造型和工艺。

现阶段的成果在林乐成看来,都是实验性的摸索,需要对竹子拥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觉醒,才能变得相对理想和成熟。而对“新”和“不同”的追求永无止境,制造更多的竹产品、竹艺术以及推广竹文化是他的目标。

每一个作品或多或少会被打上时间的烙印,属于《溪口之光》《灵山江》《光之亭》的日子已去,未来,在不停地寻找、发现和思考下,溪口的故事还将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923.html